第7部分(第4/5 頁)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學校裡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於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就助長了孩子不僅在學校裡不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人際關係的處理,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夫妻關係。
因此,教會孩子學會寬容,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也是為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父母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
父母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之心的教育:
妙招一:首先父母要心胸寬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裡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
袁枚的兒子濟濟跟袁枚說,他們班級有一個 “霸王生”。這個“霸王生”經常堵在班級門口不讓濟濟和其他孩子出門。一天下雨,袁枚開車去接濟濟放學。當袁枚打傘來到學校門口時,發現濟濟說的那個“霸王生”正在教室門口著急地四處張望著,原來他今天忘了帶雨傘。袁枚說:“小朋友,一起上車吧,我順路送你回家。”濟濟急忙給袁枚遞眼色,意思是不帶他。袁枚裝作看不見,堅持讓濟濟把這個同學叫上車,並順路把他送到了家。這個“霸王生”到家時,高興地說謝謝袁枚和濟濟。到家後,袁枚告訴孩子:“同學有缺點不要因此就討厭他,應該多和他友好地交往,爭取做他的好朋友,幫助他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2)
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里、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諸如打破杯子這樣的小錯誤,不要用懲罰或責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告訴孩子,其實父母有時也會犯這樣的無心之錯,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從原諒孩子的錯誤開始,用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除了批評、懲罰外還有寬容。
妙招二: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許多孩子只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知道回聲是什麼回事。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山谷裡,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大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個大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個大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大山罵起來,然而,大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怒氣衝衝地回到家,他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裡說些好話。”“這就對了,”他的母親說,“在生活裡,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記得,只有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你啊!”
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說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援和幫助自己。孩子一旦學會善待他人,就學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