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5 頁)
些苛刻了。換做她丈夫不作為,諸葛玲也一樣為難。
想到這兒就氣悶,她的婚事還是由司馬徽做的媒。丈夫則是隱者龐德公的兒子。
所謂隱者,就是住在山野裡不管事。公公是出了名的在野名士,因為有個好姓氏,當初劉表親自來下訪請他出仕,他都當場不甩臉,帶著妻子去山裡採藥去。
有這麼個公爹在,丈夫不作為也很自然。
讓阿玲更氣悶的是,自己的弟弟竟然也開始“不作為”了。
“等他回來,你可要說說他,再這麼下去家裡還怎麼辦了?”語氣終於緩和過來。
黃碩恭敬地一直送她到了村口,才被諸葛玲阻攔下來,“行了,你也別客氣了,家裡事多,我也不是不懂你。”
兩人也算是同病相憐,黃碩也明白,作為大姑子的諸葛玲除了偶爾的牢騷外,其實也並沒有太過為難她。
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那我回去了,大姊路上小心。”
這家裡父母雙亡,原本有個做官的叔叔照顧姐弟三人,結果三年前也去了。總算是做叔叔的有心,閉眼前還託了老友把侄女嫁了出去,否則家中沒個長輩,諸葛玲的前途更令人擔心。
然而便是這樣,諸葛家的狀況也過得艱難。孔明一邊求學一邊還要養活弟弟諸葛均,到了二十多歲都沒成親。
而黃碩亦是沒有嫁出去,並非如常人說的是因為容貌醜陋,不過是在於身材太過高大,尋常的男人都比不過她高,婚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經人介紹,兩人喜結連理後,黃碩也是極滿意自己的丈夫。
能幹體貼,滿腹經綸,最主要的是儀表堂堂,身高八尺,也只有他站在自己身旁才不顯得矮小畏縮。
但成親後,黃碩的壓力卻很不小。
原本的孃家,老父黃承彥就是“名士”。所謂名士,就是靠著個好姓氏,生活不作為。種田太掉份兒,經商就成了賤民,為官則拿了自己給人挑挑揀揀,自恃清高的“名士”又怎麼會做這樣的事呢?
老黃和龐德公是同一類人,不過好在黃家本就是名門,妻子又是劉表夫人的長姐,日子總算過得下去。
從身世顯赫的名門子弟,後又配過豪強嫡長女的經歷來看,黃承彥老先生最後卻混到這麼個境地,的確是令人稱奇的了。
在孃家的時候,黃碩就要挑了全家的重擔,餬口過日子。父親是個甩手掌櫃,根本分不清五穀,辨不了物品的價值。
還要三不五時地結交朋友,開名士“派對”,這些早年生活的艱難不得不逼著獨生女黃碩穩重起來。
這不是個好父親,他對家庭生活的感受很一般。曾經對亡妻是這樣,到亡妻死後,按照封建的慣例下,他並沒有繼嗣,女兒也小沒人照顧,竟然是沒有續絃。
並非是因為對亡妻感情至深,也只是對家庭存在的認同感一般罷了。
原以為嫁了人後,生活會好一些,然而當看著丈夫整日在外和友人喝酒,議論時事,來個“沙龍”什麼的,黃碩更是氣悶想捶人。
父親是這樣,丈夫也是這樣。
要說什麼也難,一方面她很不好勸,另一方面和丈夫在一起的徐庶,崔州平都還是她與孔明婚事的媒人。
真是想不愁人也難。
黃碩都快要叫出來,明明看著也有才華的,說起來面面俱到,滿腹經綸,卻為什麼要讓自己“懷才不遇”呢?
阿亮阿亮,你要真想作為,我姨媽就是荊州牧的夫人,舅舅一門都是高官,何愁不能出仕?
每想到丈夫在外面自比管仲最後被鄉里嘲笑的事,黃碩也不由面紅。
這一會兒,無論是誰都絕想不到未來這位曠世奇才所能力挽狂瀾,三分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