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信(第3/3 頁)
小學的課程,想必還是能夠勝任的。
來到陝北以後,我深深地震驚於這裡的貧困程度,這是從小在北京長大的我難以想象的。
我在這裡見到了有的人家窮到只有一條褲子,只有出門幹活的人才能穿上它。孩子們很多都是光著屁股在村子裡追逐打鬧。
村子裡面還有不少因為家裡太窮打了光棍的男人,我前面提到的那個王老漢,也差點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
在我同村民的接觸中,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樸實,但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愚昧。
所以我打算重啟村裡的學校,從身邊做起,用知識來改變孩子的未來命運,也算是我們沒有白白來一趟陝北。
也不知道你在嶺南地區住得可還習慣,那裡的天氣比較潮溼,跟北京的乾燥截然不同。還有嶺南地區的蚊蟲很厲害,稍有不慎就咬你個大包,你要多備點預防蚊蟲叮咬的藥物。
至於飲食方面,我倒是不怎麼擔心你。嶺南地區的粵菜全國聞名,想必就算是部隊的大鍋飯也會吃的比我們這裡要好不少。就是那邊的口味比較清淡,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適應。
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背井離鄉,遠行千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遇到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要及時跟領導反映情況,實在不行搬出周叔叔的名字,一切以解決問題為先。
哪怕工作上不太順心,也不要忘記自己的音樂理想,蘇格拉底說過‘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當為理想而奮鬥的時候,我想你的心中也會格外堅定,並且充滿了鬥志。
所以遇到了困難也請你一定要堅強,我即使在遙遠的陝北也會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祝你在部隊一切順利,萬望保重身體。
此致
敬禮!
張維揚
1969年2月26日”
周曉白很是仔細地將這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跟著信的內容,她的一顆心起起落落。
時而為了有趣的地方而會心一笑,時而也會因為張維揚描述的艱苦生活而落淚。
兩個月不見,周曉白覺得自己更想念張維揚了。
張維揚的信裡雖然沒有過多的訴苦,但是僅僅是信中記錄的一點點關於陝北農民貧困生活的描敘就已經是她所難以想象的場景。在這樣的環境中,張維揚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
她有些無法想象,要是自己處在那種環境裡會怎麼樣。
張維揚在信中卻只有積極向上的情緒,絲毫沒有表現出人在苦難中忍受煎熬的心理狀態。並且極其樂觀地告訴她,他打算用他的方式改變那裡。
這也是張維揚身上被周曉白所欣賞的性格特質,成熟、樂觀、堅定、自信,彷彿能夠化解一切難題。
周曉白把信仔細裝進貼身襯衫的口袋裡,心裡想著,一定要抽時間給他回一封長信。
告訴他,她在嶺南一切都好,孤身一人的她變得更加堅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