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ldo;叔本華是對的。植物的向陽性,便是人的自我奮鬥的意志性,在無思想感情的植物界裡,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爭奪陽光和地盤,處處表現了殘殺,動物就不用說了。人,即使不自相摧殘,為了生存,吃魚吃蝦吃雞吃鴨,那一點不是以別的生命作代價呢?自己活,就要別人死!&rdo;
&ldo;叔本華認為:人的生活意志都是為自己打算的利己主義,而永遠得不到滿足,以致人類歷史是無止境的屠殺、掠奪和欺壓,所以說人的生活意志是萬惡之母、痛苦之源。
&ldo;尼采提出了&l;超人&r;哲學,認為&l;超人&r;是歷史的創造者,平常人只不過是&l;超人&r;用以實現自己意志的工具;&l;超人&r;有權統治和奴役&l;群氓&r;。&l;超人&rdo;為了奪取權力,採取任何手段都是合理的,符合道德的。……戰爭是自然規律。……&rdo;
端納按著這兩個唯心主義哲學家和唯意志論者的觀點,去剖析歷次戰爭:&ldo;那些成十萬百萬死在戰場士兵是不是為某些&l;超人&r;實現自己的意志的工具呢?他想是對的,像蔣介石不正是為了實現他統一中國的意志而驅使前線將士浴血搏鬥嗎?&rdo;
目前的現實,似乎又不能完全印證叔本華與尼采思想,端納又傾向於信仰的力童;國民黨北伐的勝利,是基於三民主義革命的信仰,北伐後陷入爭權奪利便是信仰的喪失,信仰的喪失便是革命性的喪失,也就是腐化的開始。
共軍之所以那樣頑強地戰鬥下去,除了求生存之外,不正是由於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嗎?
&ldo;挽救國民黨之法,唯有挽救信仰。&rdo;端納仰起頭來,看到孫中山的遺像,遺像上方寫著孫先生親自手書的四個大字:
天下為公
那麼,蔣介石現在的一切努力就是要統一中國,那麼,跟&ldo;天下為公&rdo;是一致的還是相悖的?
端納陷入迷茫之中‐‐人生大概是荒謬的!那些自以為按理性去拼搏的人,是不是正是一群迷途的羔羊?!
第二十章 1934年12月11日 湘南通道
史載:
中央紅軍一軍團二師於1934年12月10日佔領湖南境內通道縣,此時桂敵在紅軍側後追擊,何健的第一第二兩兵團在紅軍前進方向上趕修工事,而紅軍經過兩個月的作戰,戰鬥力大為削弱。如果繼續向湘西前進,必將與五、六倍之敵決戰。紅軍戰略方向何去何從,意見分岐,展開激烈爭論。12月12日在通道縣城召開中央負貴人會議,討論了紅軍行動方向問題。
一、通道爭議
紅軍進行無後方的戰略遠徵。幾乎所有人都感到給部隊帶來嚴重的困難。
博古、李德堅持與二、六軍團會師的原定計劃。這個計劃是很有誘惑力的,哪一個指戰員不想快一點有個&ldo;家&rdo;,以作立足之地?如果真能與二、六軍團合在一起,戰鬥力就會增強許多。
在39年後,李德仍然堅持他這一主張,為這個計劃未能實現而耿耿於懷,他在《中國紀事》中這樣道:
&ldo;在到達黎平之前,我們舉行了一飛行會議,會上討論了作戰方案。在談到原來計劃時,我提請大家注意:是否可以讓那些在平行路線上追擊我們或向西面戰略要地追趕的周(渾元)部和其他敵軍超過我們。我們自己在他們背後轉向北方,與二軍團建立聯絡。我們依靠二軍團的根據地,再加上賀龍和肖克的部隊,就可以在廣闊的區域向敵人進攻,並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地帶建立一大片蘇區。&rdo;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