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在上帝面前懺悔還是辯解,他不能在這種夢幻似的境界中對現實生活作冷靜的思考,他焦急地渴望吸一口新鮮空氣,使自己清醒過來。
他從教堂走出來時,又有幾個乞丐向他伸出手來,有的竟攔住他的去路,仍是那千篇一律的嘶啞的呼叫:
&ldo;行行好吧,老爺!&rdo;
&ldo;行行善吧,洋大人!&rdo;
他分不清這叫聲是乞求還是詛咒,也搞不清他施捨是作惡還是行善,他也分不清這些乞丐是應該可憐還是可恨,他也辨認不出其中有沒有剛剛拿到他的鈔票的兩個人。……
&ldo;醜惡!醜惡!&rdo;他怒沖沖地衝出乞丐的重圍,他聽見背後揚起一片咒駕和猙獰的調笑聲。
端納回到寓所,他不覺餓,只覺得一塊灰色的巨石壓在心頭。他貪婪地喝著不加糖的苦味的咖啡,直覺得他的尊嚴受到了嘲弄和玷汙。窗外,便是一個花園,他平時喜歡晚飯後到花園的彎曲的甬道上漫步,……他喜歡仰望明淨的夜空,而後是浮想聯翩。今天,他對漫步失去了興趣,寫字檯上精緻而古老的座鐘的&ldo;嘀嗒&rdo;聲,反而比高山巨裸和峽谷狂風更能喚起他的感覺。
那雖不宏偉卻莊嚴肅穆的教堂和教堂外那一群可憐又可惡的乞丐,使他陷入人生善惡的沉思。
他原來認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一向是涇渭分明的。他本無非分的欲求,無須棄善行惡,可是,現在忽然成了問題,自己也陷入善惡難分的魔潭之中。
蔣介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時,殺人如麻,謂之善,而北洋軍閥卻為之惡;上海&ldo;四&iddot;一二清黨&rdo;,國民黨謂之善,而死在屠刀下的共產黨人卻謂之惡;在蔣介石征服各地方實力派時,互相爭權奪利,使中國大地沉入戰亂的血海,各認為自己是善而對方是惡;現在,蔣介石全力投入對共產黨的作戰,共產黨謂之作惡,而蔣則認為行善。
那麼善惡的界限在哪裡?
假如端納知道毛澤東和羅自勉那場善惡之爭時,他又作何感想?兩個世界觀人生觀絕不相同的人,在善惡的思辯上是同工異曲還是殊途同歸呢?
他,端納,以多年在中國獲得的知識和才華為蔣介石出力,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盡職盡力,到底是在為善還是為惡?如果像國民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統一中國之後給中國帶來的是幸福,那麼,他端納就是在行善。
如果像共產黨的宣言那樣,蔣介石的血腥統治給中國帶來的是災難是黑暗的地獄,那麼,他端納就是在作惡了。
端納跟馮&iddot;賽克特有所不同。後者是極端仇視共產黨的法西斯分子,他的頭腦裡不存在善惡的觀念。只存在法西斯主義的信仰!他只知遵用&ldo;鐵與血&rdo;實現他的信仰,不分是非。
端納卻不同,他是記者,編輯,他的財富是他的學問。他也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合中國國情,但他不是那種不問是非的死硬派。
端納的思索很容易陷進自相矛盾中,如果共產黨有共產黨的善惡是非,國民黨有國民黨的善惡是非,那麼,善惡是非的客觀準則是什麼呢?
蔣介石認為一切派別和各種勢力都服從他才是善,而各派勢力卻認為是惡。如果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祟禧等人,他們也想稱王稱霸,當他們的力量能夠力挫群雄時,他們不也要消滅異己嗎?那時,他們就跟蔣介石一樣,把吞併異己統一中國為之善了。
端納終於想到了&ldo;立場&rdo;。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中國歷史上講春秋無義戰,何止春秋時代?那隻能各為自己的或自己的集團利益而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