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彭年:阿瑛,你的名字裡雖然有音,但按你的注音來的話,大家真的聽不懂唉。
崔瑛:原身的鍋,我什麼都母(不)雞(知)唉(道)。
關於語音演變推薦看b站的一個叫&ldo;中國歷代古人是如何吟愛國詩的&rdo;
古今語音的差距真的就是&ldo;指&rdo;和&ldo;趾&rdo;的差距,各種意義上的。
第5章 假魚翅
崔瑛被陳彭年對讀音問題的建議懟得啞口無言,畢竟他在家從小就習慣了說普通話,學校里老師和學生也都是說普通話的,大學時普通話等級也是一甲,所以他從來沒考慮過自己的語音是不是標準這個問題,直接就按原身記憶裡的注音標了。
然而原身僅僅是一個南方山區偏遠小村的孩子,他的語言天然不可能和大周官話一致。這個時代沒有廣播、沒有磁帶,他也沒有舌點陣圖什麼的可供參考。不過既然陳彭年提出來了,那就交給他去完善好了,反正陳彭年師從大儒,本身也會成長成一個優秀的音韻學家。
&ldo;如此,彭年謝過崔小友,待我具折上奏,為你再請一功。&rdo;陳彭年欣喜地拱手致意道。他已經聽到訊息,官家打算讓太子牽頭編纂一本韻書了,他能將&ldo;拼音&rdo;一法帶回京城,肯定會被選為編纂官,不光有功勞還能近距離接觸到太子,這實在是個好訊息。
崔瑛婉拒了陳彭年奏請當今讓他入職的好意,不考慮原身此時孝期還沒結束不合適出仕這個最強大的理由,單就他這年紀肯定是不能當實職官的,就是加入編纂組他也幹不過那幫子詩書傳家了好幾代的學閥,去了京城他就是一個吉祥物,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認可,反而可能會蹉跎上好些年。不過古代編個書,沒個一二十年也拿不下來,到他能被當成成人甚至名士看待的時候,再拿出甲骨文或者明清訓詁學的那套東西,同樣也能參與到裡面去,名聲還要更好聽。
拼音這一大殺器拿出來,以黑油大門充當黑板,用白堊充當粉筆的這些提高教學效率、降低學習成本的東西雖然也得了稱讚,卻也有點蟹過無滋味的意思了。
天色漸晚,陳彭年卻和崔瑛就文字和語音方面聊得非常盡興,關於上古音的擬構問題,崔瑛提了點現代旁聽的皮毛,陳彭年便能聞一知十,而同樣是進士出身的呂蒙正卻不停地打量屋外忙碌而精神抖擻地孩子們。
&ldo;阿瑛,婆婆殺了一隻雞,請大令和上官請假魚翅吧。&rdo;門外,呂蒙正見過一次的陳柱子端了一隻大陶碗喊道。
&ldo;今天大令與永年兄有口福了,&rdo;崔瑛笑道:&ldo;餘婆婆做假魚翅的手藝可是極好的。&rdo;
陳柱子將陶碗放在正廳的桌上,幾個小傢伙則將碗筷勺子擺上,然後悄悄地溜了出去。崔瑛不理會那幾個小傢伙扮鬼臉的活潑勁兒,悄聲對柱子說:&ldo;讓婆婆和石頭他們把今天的存貨每個撿幾樣來,也表示一下我們對大令設撫孤院的感激之情。&rdo;
呂蒙正和陳永年此時可沒心思聽崔瑛與陳柱子說些什麼了,那大陶碗一放到桌子,便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鮮香之氣,借著還沒完全落下的日光一看,灰白的陶碗裡一卷晶瑩剔透的&ldo;魚翅&rdo;漂浮在金色的湯麵上,彷彿落日餘暉下的仙島,幾根不太規矩的絲絛在波動的湯汁裡輕輕搖曳,竟有些婀娜之態。
&ldo;這可真是金齏玉絲琥珀湯,永年兄咱們今日有口福了。&rdo;呂蒙正挽了衣袖,輕輕挑了一縷銀絲,用勺子接了送入口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