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元宵賞珞瓔(第2/2 頁)
。凡這屏上所繡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每一枝花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亦不比市繡字跡板強可恨。他不仗此技獲利,所以天下雖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貴之家,無此物者甚多,當今便稱為“慧繡”。
竟有世俗射利者,
近日仿其針跡,
愚人獲利。
偏這慧娘命夭,
十八歲便死了,
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
凡所有之家,
縱有一兩件,
皆珍藏不用。
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們,因深惜“慧繡”之佳,便說這“繡”字不能盡其妙,這樣筆跡說一“繡”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議了,將“繡”字便隱去,換了一個“紋”字,所以如今都稱為“慧紋”。
這個慧娘到底是誰?
姑蘇人士,
大家閨秀,
精於書畫詩文
自然會讓人聯想到
黛玉!
而寫慧娘蘭質蕙心的女子,又長著一雙巧奪天工的雙手,這瓔珞不過是偶然繡一繡做耍,這樣頂級的藝術價值超高的工藝品,連賈母也是到了重大場合,才捨得拿出來欣賞擺放一番。都能當進貢用,連皇帝都缺,而且一定是得到此物後龍心大悅,否則賈府不會拿這等心愛之物去進獻。放眼整個賈府,這樣的物件,也就晴雯可為了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而說到榮國府僅僅收藏了三件,
進獻兩件給皇帝,
僅剩了一件,
也只有在重大節日場合拿出來,
可見賈母對這件“慧紋”重視,
想必也是賈母的極珍愛之物了。
有人說這不就是元春、探春、黛玉的對映麼?
就品格而言,
晴雯是曹雪芹大書特書的人物,
並不輸任何一位主要人物。
說慧娘對映的是晴雯
是因為在慧娘身上,
手巧能工是主要因素;
若說到慧紋的稀缺,若有一件真“慧紋”之物,價則無限。以賈府之榮,也只有兩三件,上年將那兩件已進了上,目下只剩這一副瓔珞,一共十六扇,賈母愛如珍寶,不入在請客各色陳設之內,只留在自己這邊,高興擺酒時賞玩。又有各色舊窯小瓶中都點綴著“歲寒三友”“玉堂富貴”等鮮花草。
這慧孃的神來之筆,揭示的原來是晴雯的來歷,黛玉的歸屬:
晴雯就是黛玉,
而黛玉最終是瀟湘妃子。
那瀟湘的典故出自湘妃故事,即遠古堯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她們同嫁舜帝為妃。舜帝死後,二妃尋夫至湘江,淚灑青竹成斑,因而得名湘妃竹。
黛玉一人而兼娥皇女英之美,
嫁給帝王為后妃,
帝崩,黛玉子尚幼。
黛玉得封號瀟湘君,
及其子成人,傳位於子!
終被封為瀟湘女皇。
這自然都是是後話。
:()紅樓穿書,妙玉扶黛玉做女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