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元宵賞珞瓔(第1/2 頁)
話說除夕之時
眾人祭了宗祠,
都向榮國府這邊,
來給賈母磕頭請安
寧國府這裡轎出大門,這一條街上,東一邊合面設列著寧國公的儀仗執事樂器,西一邊合面設列著榮國公的儀仗執事樂器,來往行人皆屏退不從此過。
一時來至榮府,也是大門正廳直開到底。如今便不在暖閣下轎了,過了大廳,便轉彎向西,至賈母這邊正廳上下轎。
眾人圍隨同至賈母正室之中,亦是錦裀繡屏,煥然一新。當地火盆內焚著松柏香、百合草。
賈母歸了座,老嬤嬤來回:
“老太太們來行禮。”
賈母忙又起身要迎,只見兩三個老妯娌已進來了。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讓了一回。吃茶去後,賈母只送至內儀門便回來,歸正坐。
賈敬、賈赦等領諸子弟進來。
賈母笑道:
“一年價難為你們,
不行禮罷。”
一面說著,
一面男一起,女一起,
一起一起俱行過了禮。
左右兩旁設下交椅,然後又按長幼挨次歸座受禮。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男東女西歸座,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畢,賈母起身進內間更衣,眾人方各散出。
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兩溜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團錦簇,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至次日五鼓,
賈母等又按品大妝,
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
兼祝元春千秋。
領宴回來,又至寧府祭過列祖,方回來受禮畢,便換衣歇息。所有賀節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和薛姨媽、李嬸二人說話取便,或者同寶玉、寶琴、釵、玉等姐妹趕圍棋抹牌作戲。
王夫人與鳳姐是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
早又元宵將近,
寧、榮二府皆張燈結綵。
十一日是賈赦請賈母等,
次日賈珍又請,
賈母皆去隨便領了半日。
王夫人和鳳姐兒
連日被人請去吃年酒,
不能勝記。
至十五日之夕,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几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賈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請他,於後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養。便這幾日在家內,亦是淨室默處,一概無聽無聞,不在話下。賈赦略領了賈母之賜,也便告辭而去。賈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隨他去了。賈赦自到家中與眾門客賞燈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錦繡盈眸,其取便快樂另與這邊不同的。
這邊賈母花廳之上
共擺了十來席。
每一席旁邊設一幾,
几上設爐瓶三事,
焚著御賜百合宮香。
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的點著山石佈滿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吊,裡面泡著上等名茶。
一色皆是紫檀透雕,
嵌著大紅紗透繡花卉
並草字詩詞的瓔珞。
原來繡這瓔珞的
也是個姑蘇女子,
名喚慧娘。
因他亦是書香宦門之家,他原精於書畫,不過偶然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