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象牙塔外(一)(第1/2 頁)
一九八一年元月十九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傳了中國第一所雜誌大學——刊授大學在《山西青年》雜誌社成立。 刊授大學是一所沒有區域界線的開放性大學,它的課堂開設在田間地頭,機器旁邊,軍營哨所,輪船碼頭,山樑溝峁,湖邊河岸,礦山煤窯,而它生命的根鬚卻深深地紮在追求上進青年自覺自強自立自信的基礎上,它所鋪設的成才之路,就在每個不甘落後,永遠奮進的青年朋友們的腳下,它是一所輔導自學成才,前途遠大的富有生命力的業餘大學。 刊授大學是一件新生事物,它一出世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支援,陳雲、薄一波、楊勇等都為刊授大學題詞,還有周揚、葉聖陶、周谷城、費孝通、趙樸初、呂叔湘、陳荒煤、黃宗英、王丹鳳等一些社會名流也參與並大力支援這一新生事物。 刊授大學創辦的訊息一經發布,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在全國各地青年和自學者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們懷著求知上進立志成才的強烈願望,風起雲湧,爭先恐後,積極報名上刊授大學,全國入學人數很快就達到五十萬人。 劉巧玲雖沒有考上大學,但她對知識追求的熱情一絲一毫也沒有減退,上大學的夢想就像螢火蟲那樣,一直縈繞在她的心裡。《山西青年》刊授大學的創辦是改革開放以來,是那些未能擠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實現人生理想之又一條途徑,劉巧玲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劉巧玲也是五月中旬得知這一訊息的,她從同事那裡借來《山西青年》雜誌,反覆地看著想著,想著看著,最後她才下了決心。她當天晚上看完作業後,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同室的張老師,當她看到正在堅持函授學習的張亞蘭老師時,她壓住內心的激情,向張老師詢問有關函授的一些情況,巧玲語氣溫和地問道:“張老師,你高師函授也該到頭了吧!幾年了,好辛苦呀。”張老師是老三屆,鄧副主席恢復高考時,她錯過了報名的機會,這幾年她正在參加陝西省高等師範函授學習,張老師告訴巧玲,“代職學習困難很多,家庭有拖累,工資大多都花費在學習上,又沒有假期。你不記得鄧副主席在全國科學大會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就充分說明了知識在四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年輕人多學點知識總該沒有壞處吧!”“張老師,我也想報刊授大學。”劉巧玲有點不好意思地向張亞蘭說了自己的情況。當張亞蘭老師得知劉巧玲打算報考刊授大學的情況後,她積極鼓勵劉巧玲,由於專業相同張老師並答應她們可以相互學習。 劉巧玲帶著招生簡章去縣城郵局報名,寫信遞照片,成為刊授大學中文系一名學員。 一個多月後,當劉巧玲收到郵遞過來的深綠色手掌大的《刊授大學》學生證時,她的心情無比激動,這對她來說,少年編織的文學夢也可以在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校園慢慢地圓成。 秋季新學期開學不久,一天中午,第二節課下,一回辦公室,劉巧玲就看見辦公桌上放著一個包裹,包裹用牛皮紙包得方方正正,上面認真地填寫著: 陝西省延州縣城關公社馬店小學 劉巧玲(收) 這時,劉巧玲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過了一會,劉巧玲從文具盒裡拿出一把小刀,輕輕地劃開皮實的包裝紙,她慢慢地開啟包裹,一摞嶄新的泛著墨香味的書籍撲面而來。 巧玲趕快洗掉手上的粉筆末,接著坐在辦公椅上,以一份虔誠的心,順手從上面取來一本,翻了起來,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議論文的寫作》,接下來,巧玲把包裹裡近十本書全部放在辦公桌上,大部分是寫作方面的,還有《散文的寫作》、《說明文的寫作》、《報告文學的寫作》、《通訊報道的寫作》、《實用文體寫作大全》…… 巧玲放下書,開啟辦公桌的抽屜,從裡面找出了刊大郵發的資料,看著看著她心裡一震,好在她過去是學文科的,學起中文來並不輕鬆,聽張亞蘭老師說難度比較大的,是《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作品選》,而就外國文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