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5 頁)
從有文化的基層官兵中,抽調人才進行深造。之後,再派回軍隊中,進行追蹤其戰場上的表現,對可造之材進行不斷的提拔、升遷,給大明培養出一批中央軍校系的軍官,更是有利於改善明末的地方藩鎮軍閥化的態勢。
至於縣學中普及軍事科目,暫時限於朝廷財政壓力,還不準備實行。
孫承宗猶豫半晌,嘆道:“走吧,公公,帶我見皇上!”
鹿善繼的死,給孫承宗刺激很大。如果大明有精兵良將,可以將韃虜擋在國門之外,鹿善繼何至於遭此橫禍?哪怕是為了鹿善繼這位老弟報仇,孫承宗也願意拼著這身老骨頭,給大明培養一些可用的將才。
——————————
遷都的輿論,顯然也是很快傳到了葛沽。葛沽軍民中,紛紛對此進行熱議。甚至蓋過了朝廷派遣新一任天津巡撫的訊息。
“終於要南遷了!”肖圖白露出了一絲笑意。
將岸道:“遷至南京,朝廷至少能修生養息吧!“
肖圖白點頭道:“太祖當年‘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之所以成功,便是因為金陵地區經濟繁榮,能夠積攢錢糧。用這些錢糧,養精兵,從而獲得問鼎天下的資本。元末時,蒙元擁有百萬精銳兵馬,但是財政不足,靠著縱兵搶劫百姓獲得軍費。因此,越是派兵鎮壓起義,義軍規模便越是龐大。而北方的元庭和紅巾軍豪傑,皆是未能笑到最後。而本朝太祖,在環境安定、經濟發達的江南,採用修生養息,獲得充沛財政,養出精銳之師,反倒能夠橫掃群雄。由此可見,財政才是國家安穩、強健的根基力量!”
將岸道:“朝廷遷都金陵,效仿太祖故技?”
肖圖白點頭道:“金陵是創業之地,而非守業之地。若是遷都金陵後,以太祖的創業氣魄,廣積糧,養精兵,自是能夠成就一番格局。若是存在偏安的心思,想要求得南宋時的格局,也未必能夠!”
在兩人交談中,新上任的天津巡撫杜三策,早就秘密的感到了天津。杜三策來到天津後,第一件事並不是去天津府衙,而是微服來到葛沽。
當然,杜三策微服來訪,早被錦衣衛密探發覺。因此,杜三策的行蹤,根本瞞不過肖圖白。
杜三策也是一名東林黨人,不過他曾經奉命去琉球國,代表明廷冊封琉球國王。出海冊封藩王,使得杜三策逐漸形成了海洋意識。眼界比之大明傳統計程車大夫,要稍微開闊一些。
半晌後,杜三策在幾名家人的陪同下,騎著驢子令人遞帖子拜見。
見到肖圖白後,杜三策露出一副親善姿態道:“國師大人,久仰了!本官聽聞,天津十多個州縣,不如一個葛沽繁盛。不知道,國師是如何將葛沽經營成這般的規模?”
肖圖白道:“無它,經營爾!”
像商人一般,將城市當做可增殖、可盈利的專案,不斷進行經營。之後,不斷的將財政盈餘,再次投入到可以創造利益,或者是提高整個城市的競爭力的專案上。有意識的推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自能複製出葛沽這般繁榮的工商業城市。…;
杜三策以為肖圖白藏私,也不僅搖頭,但是心中暗想道:“你不告訴我,我還不會自己學嗎?”
接著,杜三策也與肖圖白談及了朝廷遷都大事。遷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也必是迫不得已才會遷都。
歷史上,中華大一統的王朝,遷都的次數總的罕見的。就如兩漢都城長安、洛陽之間的遷都,也是因為戰亂使然。同樣,兩宋時期,也是因為北宋都城汴梁被淪陷,逃至南方的南宋君臣迫不得已在臨安建立新的都城。
大明開國時,以金陵為都城。金陵龍盤虎踞,又長江作為天險,更具備雄厚的工農業生產力。明太祖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問鼎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