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交錯(下)(第3/5 頁)
路!你找死!”
袁渙大驚失色,一把扯住曹操袍袖,叫道:“曹校尉不可!”那邊袁術同時長劍離鞘,身後一眾家僕紛紛湧上來左右護著,與曹操對峙。
袁渙登時頭疼萬分,一邊同情曹操實在可憐,一邊頭疼家門口這兩撥人怎麼處理。要是讓父親知道他惹了曹操和袁術這兩個只怕要“病上加病”了。
曹操的下屬和袁渙的家僕一見曹操拔劍出鞘,都知道大事不好,要是自家主子出了事都吃不了兜著走,紛紛衝了上來,一時間在堂堂執金吾府前竟然形成了兩道人牆,劍拔弩張。
袁術身邊人不多,卻一臉桀驁,冷笑道:“曹阿瞞!憑你也敢殺我?”一步跨上來:“來!殺給我看看!”
曹操雙目血紅,高叫著:“我殺了你!袁公路我要殺了你!”
袁渙魂飛天外,也顧不得許多,死死抱住曹操:“曹校尉冷靜!冷靜!”
眼見得兩方一觸即發,府門前另一冊卻緩緩走來三個人,離著十餘步站住,其中一人衝身邊笑道:“子魚兄,諸卿府前,可曾見過如此陣勢?”
聲音不高卻甚是清亮,場中兩撥人無意間竟都震了一震,紛紛轉投看過來,卻見一人進賢冠帶儒雅之風,一人紫衣飄然波瀾不驚,雖然只有兩個人,隱約間卻有不輸於場中兩撥人的氣勢。至於身後跟著的那名僕從,徑直跑袁渙身後去了,自然被輕輕無視。
另外一人輕輕笑道:“周子居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復生。今有未聞禮儀之人,於公卿府前無儀,豈非常耶?”
袁渙大喜過望,鬆開曹操趨行過來,衝那人一揖拜倒:“渙見過子魚先生!”
曹操一聽“子魚”二字,登時冷靜下來,立刻還劍入鞘,也過來行禮:“操不知是子魚先生,讓先生受驚了。”
來者正是孫原和華歆二人。
“不敢當。失禮。”華歆一一還禮,笑道:“歆舉言不當,莫怪。”
“怎敢。”袁渙頜首,他博學多才,自然聽得出華歆舉的例子。曾經的泰山太守周乘,常常對人說:“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這裡的黃叔度便是名士黃憲,被周乘稱為“當世顏子”。袁家世習儒經,以“多士”知名,華歆說“未聞禮儀之人”,便是狠狠地打了場中所有人一巴掌。
袁渙在華歆面前當執弟子禮,華歆說這話倒也說得。何況於袁渙看來,華歆以黃叔度、周子居作比,已屬高看,自然不會追究華歆的“舉言不當”。至於另外兩個,曹操雖然身份不高,卻很是勤學,自然懂得華歆的用典,當下也不生氣;袁術則漲紅了臉,他知道華歆華子魚是太學名士,乃是大儒馬融的高足,雖說袁家勢大,但若是他得罪了華歆,只怕父親袁逢也不會偏袒他,反而會說華歆罵得好,自知理虧,也不敢說話了。
袁渙眼見得場中安靜了下來,便把目光轉到這邊來,卻發現李怡萱和林紫夜不知何時已向華歆走了過去,正詫異間,卻聽華歆道:
“這位是新任魏郡太守孫原。”
曹操、袁術同時看向那位年輕的紫衣公子,只見他微微點頭,笑意盎然:
“諸位,孫原有禮了。”
****
太常府館驛前,不知何時,站了一對清俊青年。
“文固,想不到此後你我竟為同僚,世事變化,實在出人意料。”
年長的一人姓張名承,字公先,是前太尉張延的次子,年紀彷彿二十五六,身無長物,站在館驛大門前,一臉喜色。
身邊那人年紀看似二十三四,卻背了一個頗為沉重的包裹,此刻皺著眉頭道:“若非子魚先生,堅豈會輕易奉詔?”——卻是朝中黃門侍郎、射援的兄長射堅。
張承自然知道射堅心思。黃門侍郎乃是天子近臣,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