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這項計劃包括:一旦發生事態,就從東面威脅日本的南進。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該計劃中的附錄二‐‐《偵察和突然襲擊馬紹爾群島計劃》,其中對進攻馬紹爾的作戰日程作了如下規定:
開戰後第二夭,一支以兩艘航空母艦和三艘戰列艦為基幹的強有力部隊從珍珠港出擊,開戰後第六天至第九天這四天內,對馬紹爾群島進行偵察,此後暫且退避,在洋麵上與主力部隊會合。這支主力部隊於開戰後第五天從珍珠港出發,以一艘航空母艦和六艘戰列艦為基幹並載運海軍陸戰隊。然後,在開戰後弟十三天前後開始向馬紹爾群島發起進攻。
開始了向戰爭發展的惡性迴圈
七月二十三日,維希政府正式接受日本提出的有關法屬印度支那問題的要求,而當地的法屬印度支那當局也以尊重領土和主權為條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這一天(華盛頓時間),透過&ldo;魔術&rdo;已獲悉日本南進計劃詳情的韋爾斯副國務卿,打電話給正在休養勝地白硫磺泉(西維吉尼亞州)的赫爾國務卿,商量如何處理野村大使提出的會談要求。於是赫爾就談了下面一席話:
&ldo;看來日本侵略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是對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前的一個最後佈局。這是在日美談判正在進行中幹出來的勾當,因此我認為已失去繼續談判的基礎。&rdo;
當天,野村拜訪了韋爾斯。野村說:&ldo;據報紙報導,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似乎是在維希政府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和平解決的,為此,希望美國政府不要過早地下結論,不妨對事態的發展情況再觀察幾天。目前如果採取禁運石油等措施,我擔心這會給日本國民帶來巨大影響。日本新內閣同前屆內閣一樣,希望締結日美間諒解協定。&rdo;此時,韋爾斯並沒有重複他二十一日對若杉所說過的那些話,而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回答說。
&ldo;我認為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政策同赫爾和野村所談計劃的基本原則不相一致。英美兩國都無意進攻法屬印度支那。維希政府在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上的讓步,是屈服於希特勒施加壓力的結果,而日本則有怠將法屬印度支那當作進一步南進的基地來予以使用。&rdo;
二十四日,日本召開聯絡會議。會上,豐田外相傳達了野村大使二十三日的來電:&ldo;我國南進對日美關係影響之所及,今正急轉直下,可謂已走向絕交之邊緣。美國對日態度驟變之原因,在於將南進視為不久進軍新加坡與荷屬印尼之第一步。&rdo;伺時,外相自己也談了一些與野村電報相同的估計。
在這一天的參謀本部戰爭指導班的日記中寫道:
&ldo;野村來電雖能使人歇斯底里地驚叫一番,但本班卻不同意那種看法。&rdo;
次日,二十五日,在戰爭指導班的日記中進一步寫道:
&ldo;本班確信,只限於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當不會招致禁運。&rdo;
當根據這種&ldo;外行人的武斷&rdo;來決定國家大事時,我國的悲劇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時(華盛頓時間二十四日下午五時,東京時間二十五日早晨七時),野村正在同羅斯福舉行會談。羅斯福總統暗示,近期內將斷然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他對野村說:
&ldo;以前美國的輿論曾強烈主張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但本人卻一直解釋說,為了維護太平洋的和平,向日本提供石油是必要的。然而,今天形勢卻發生了變化,日本似乎要進駐法屬印度支那,進一步向南推進。這就失去了本人以前提出的根據,太平洋已經不能和平地使用了。現在,不僅是我國從太平洋地區獲得錫和橡膠等必需品變得困難起來,而且太平洋其他地區的安全也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