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 86 章(第1/4 頁)
初夏四月,綠意正濃, 花香宜人, 正是好時節。
上次道路的萍水相逢,讓孫策對喻懷此人上了心, 所以立即遣人去察喻懷此人的底細。然而, 根據各方所報,喻懷實僅是一走北販南的傷人, 而那孫策認為是突破口的車伕,也的確是徐州人,他在徐州做了十多年車馬生意, 不可能造的了假。但是,因為周瑜領兵去鎮守巴丘之前的千叮萬囑, 孫策才按捺下心思,繼續等其他的情報,直等到現在,終是待不住了。
雖然他直覺告訴他,喻懷絕不僅是一個商人;但他的理智同樣告訴他, 如果喻懷真的是哪一方派來的細作, 應該早借著那次“偶遇”來與自己加深交情, 絕不會如現下這般, 近兩個月來,連宅門都鮮少出。這實在不似細作所為,到反向來南方養病修身的。
跟著僕人,孫策邊走邊打量著這座宅子。這宅子並不算大, 佈置卻十分講究,門石草木,不過點綴在幾處,卻看起來十分舒心。只是,孫策一入府,就聞到了淡淡的藥味,如今越往裡走,藥的苦澀之氣就越濃。孫策不禁問領路的僕人道:“喻先生身體不好嗎?”
“回孫將軍,是的。先生小時生了場大病,所以自那之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僕人恭敬地回答道。
這倒是應了自己的一個猜想。孫策暗暗想到,對喻懷是細作的懷疑又少了一分。天下諸侯,無論睿智如孟德還是愚笨如公路,都不會找個身體孱弱湯藥不離口的人來到其他州郡探查情報。
如此看來,喻懷雖然身份成謎,但尚是可為己所用之人。
想到這一點,孫策神情不禁高漲起來。凡欲立不世之功者必尤好才,巴不得收天下之才於懷為好,孫策自然不例外。
他所想要的,可絕非僅是江東這偏安一隅之地……
再過一轉角,行到藥香最濃之處,孫策看到喻懷的妹妹喻?w正扶著她兄長慢慢走出屋。兩個月前的相遇並未讓見慣身邊“美周郎”的孫策對喻懷的相貌留下過深的印象,如今再見,只隱隱約約覺得喻懷比他上次所見還要瘦弱許多。暖意正濃的時節,喻懷一身青衫外還披著件披風,可見他的身體的確十分不好。
“孫將軍,好久不見。懷未能門口遠迎,多有失禮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喻懷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但不掩其原本的清朗,聞之不禁讓人想到清泉落山澗之景,心情也不由隨之輕快許多。孫策隨著喻懷的‘請’的手勢坐到院內小亭中,這才朗聲笑道:“策是來見朋友的,管那些虛禮作何,你要是在門口迎,倒是見外了。”
喻懷親自為孫策提壺倒了杯茶,唇邊含笑:“總是要先見外幾句的。這樣,若懷接下來有何不合禮數的地方,錯就不在己,而在孫將軍的這句‘莫管虛禮’了。”
孫策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原先看先生那麼客氣,還真差點被騙了,原來先生亦是性情中人啊。”說著,他看向眼前杯中的清茶,眼中滑過一絲嫌色,“策慣不愛喝這無味的東西,先生家中可有酒來代茶?”
孫策說的十分自然,單聽他話中的熟絡,誰都想不到這說不起來不過是他第二次與喻懷見面,更想不到他是作為客人在喻懷的宅子裡。然而,就喻懷而言,他倒覺得孫策這份恰到好處的“不見外”,十分的有趣:“酒倒是有,還是藏了近十年的老酒。但是,孫將軍是知道的,懷是商賈,對賠本買賣可沒興趣,對樂善好施更沒興趣。”
“先生沒興趣策有興趣啊。”孫策笑道,“先生是做生意的,自然知道行商最重人脈,而如今皖城在策治下。先生拿幾壇酒就能和城守打好關係,這天下的好處,先生不會不答應吧。”
“喝懷的酒還強詞奪理,將軍可太霸道了。”喻懷嗔了孫策一眼,而後佯作哀嘆道,“罷了罷了,自古商人最卑,懷無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