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陳登意動(第1/3 頁)
泰山郡。茌縣。
濟北國相陳珪與兒子陳登從治所盧縣進入泰山郡茌縣,一路走走停停,相互指指點點,行似踏青、秋遊。
“是走錯了地方?”
“還是在夢遊?”
此時,陳珪、陳登二人臉上沒有一絲的輕鬆與喜悅,唯有時而不解、時而沉思、時而驚訝的神色。
“這裡真是茌縣、泰山郡?”
可以說,在大漢的天下,陳珪從未見過眼下這番境況。
一處處新立的民居聚落,一幢幢重新修建齊整的房舍,一條條嶄新的道路,一塊塊正在東一簇西一簇的百姓修整下的農田……
橫亙在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副絕美的畫卷。
這都不足以讓陳珪、陳登感到驚訝。
讓二人吃驚的,是這一路行來,茌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竟然沒有一個閒人。
而且,不管是在田間地頭忙碌的青壯,還是四處修路的弱小,每一個人的臉上皆洋溢著滿足、期許的笑容。
陳珪能夠品出,這是一種叫“幸福”的東西。
“這裡和諧地簡直如世外桃源,不見一絲張舉叛逆、泰山賊匪、黃巾流寇曾經禍害過的跡象!”
站在陳珪身旁的兒子陳登也是一臉不可思議。
“若非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短短不過十數日,茌縣發生了這般天翻地覆的變化!”
陳登可是幾次路過茌縣,這裡當初的殘破景象,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可以用民不聊生來形容。
“看來,這茌縣令紀靈是個大才,阿爹,此人為何之前從未聽人提及?”
陳登所問,陳珪也感到好奇,不過,陳珪絕不相信一個寂寂無名之輩能做出這般大的政績。
“不,他的身後,一定有個能人在替他謀劃!”
陳珪指了指遠處田間地頭整治農田的百姓,又指了指道路盡頭一群修路的百姓。
“元龍,你看看幹活的這些百姓,與其他地方的百姓有何不同?”
陳登早就留意到了這些,並未再過多去觀察。
“阿爹,這些百姓幹勁十足,沒有一個抱怨者、怠工者;如今已入冬,天氣驟冷,可他們幾乎個個赤著上身,乾得很是賣力,除非這是替自家做事。”
陳珪點點頭,很滿意兒子的觀察入微、心思縝密。
“是啊,你看看,他們身旁,可有一個官府監督之人?”
“這說明,這些百姓,幹活靠的是自覺,而不是在服徭役。”
陳登一怔,又仔細四處觀察一番,心中暗暗慚愧,汗顏不已,若非陳珪提及,他都忽略了這一點,
“父親觀察入微,孩兒不如也!”
……
陳登父子二人一路行至茌縣縣衙,說明來意。
“原來是濟北相光臨,有失遠迎。”
“紀縣令不在府衙,此刻應在茌縣校場選將練兵。”
聽了茌縣功曹解釋,陳珪、陳登父子一愣。
“茌縣百廢待興,不應很忙碌嗎,縣令怎還有時間去練兵?”
不過想想又釋然了。
茌縣緊挨著青州濟南國,最近濟南黃巾徐和部鬧得很兇,紀靈將精力花在練兵上情有可原,畢竟要防禦隨時從濟南進入泰山的黃巾流寇。
“可否告知校場所在,我等前往尋紀縣令?”
若在過去,以陳珪一國相之位,豈能屈尊降貴去見一個小小的縣令,即便是泰山郡守陶應見他,還得看心情。
不過,如今形勢比人強,有求於人,禮賢下士也應當。
再說,他濟北國雖然與泰山郡同屬兗州治,但畢竟分屬兩郡,互不隸屬,也管不到茌縣。
“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