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第2/2 頁)
發展社交網站狙擊qq。
社交網路有很多種,具體到現在,也有facebook和itter兩條路可供選擇。嗯,facebook已經於2004年2月4日上線,itter還沒有影子。話說,魏東生雖然並沒有發展的主觀能動意願,卻清晰明白它們的價值,不會忽略它們的存在。魏東生其實非常重視它們的能量,並把它們視作緊急時刻救場的預備方案。此時此刻,魏東生就可以擲出社交網路炸彈,遏制騰訊的獨走。
魏東生為了保證預備方案的有效力,此前有過慎重而又詳細的市場調查,發現網際網路現在沒有誕生itter是有原因的。itter的取勝之道,是彷彿輕騎兵般的簡單便捷。網際網路資訊太多太雜太亂,多到讓人目不暇接,雜到看不見自己想要的資訊,亂到沒有時間順序沒有空間順序也沒有親近遠疏順序。厭倦大量時間寫作,厭倦大量時間閱讀,&ldo;太長不看&rdo;使用者群體的不斷增加,是itter被網民普遍接受的基礎。
而在2004年,特別是華國國內,網民尚未疲憊於網際網路洪水般資訊流。大量的使用者沉迷於網際網路,渴望看到以前沒有看到過的精彩,網民非但不討厭長文,反而喜歡閱讀長文。正是如此背景,如今大行其道的是部落格。
待華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停止高速增長,待網民疲憊雜亂資訊,才是itter的時代。
現在,facebook模式才有希望成功。
華國網際網路產品裡,輿論常把新浪微薄視為華國版itter,那麼誰是華國的facebook呢?這答案無解。無論人人網,還是qq空間,都與facebook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人人網,借鑑facebook都把自己借鑑到深溝裡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