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第1/2 頁)
如果這樣的話,魏東生等於白忙活一場。
如何盤活春騰遊戲這步棋呢?
早在2002年,騰訊創始人團隊就開始討論是否進入網遊領域,當時張志東明確表示反對,曾李青非常猶豫,許晨曄和陳一丹不置可否,只有馬化騰堅持認為網遊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凱旋》和qq遊戲大廳遇挫之後,馬化騰繼續說服大家再試一次,可是曾經說服張志東同意代理運營《凱旋》的曾李青,頹然喪氣說:&ldo;遊戲業務距離qq有點兒遠&rdo;。
魏東生代表春秋向騰訊伸出橄欖枝時,曾李青和張志東覺得既然騰訊暫時無法變現qq流量,不妨透過與春秋合作方式間接踏步網路遊戲領域;許晨曄和陳一丹不發表意見;馬化騰明確表示反對,說這樣的合作方式,春騰遊戲將會變成春秋網路的附庸,騰訊也將變成春秋網路的附庸。然而,春騰遊戲附庸化是未來可能的遠景,現狀是騰訊根本無法在網路領域裡立足。
馬化騰對網路遊戲業務的自信心並不強烈,隨後在四名合夥人和魏東生內外包夾之中屈服,答應了對賭協議。
時勢都是動態變化,是謂:此一時彼一時。
深度參與《舞林萌主》籌備工作之後,騰訊創始人團隊剝去了網路遊戲的神秘和敬畏,泛起&ldo;原來不過如此&rdo;情緒。曾李青和張志東覺得春騰遊戲畢竟是春騰遊戲,而且騰訊股價一路飛奔,騰訊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馬化騰想搞原創就搞原創吧,反正最多千百萬元投資,失敗了也無所謂。
以上,是騰訊網路遊戲戰略的獨走背景。
馬化騰一直堅持騰訊應該有自己的網路遊戲。
馬化騰的態度非常強硬。
春秋嘗試與騰訊協商,遭到了馬化騰果斷拒絕:&ldo;騰訊有自主研發自主運營網路遊戲的自由。&rdo;
利益就是利益,就像春秋不肯廉價甩賣《舞林萌主》,騰訊創始人團隊也不願意把希望寄託在春騰遊戲。資本市場裡,誰也不肯把利益輕易讓給別人,不珍視自家利益的公司早晚被是市場淘汰。魏東生很快意識到,春秋根本不可能說服騰訊放棄自己的戰略利益。
魏東生忍不住嘆息一聲。
2004年初,騰訊的遊戲事業部門半死不活,合資組建春騰遊戲,其實是在雪中送炭救難騰訊。然而,雪中送炭並不一定會被人感謝,當騰訊覺得網路遊戲不過如此而已,當騰訊強大起來有了足夠的現金,騰訊的第一反應不是感謝春騰遊戲救危救難,而是千方百計脫離春騰遊戲的枷鎖。
想盤活春騰遊戲,只能靠春秋。
其實,魏東生並不害怕騰訊。
騰訊有什麼好怕的?
現在的騰訊,僅有qq一款核心產品。
qq雖然強大,卻沒辦法無所不能。
敲打敲打qq,騰訊就無法再依靠流量橫行。
魏東生有很多辦法敲打qq。qq成名已久,推出仿版即時通訊工具,既難與它爭奪使用者,也有礙於春秋的品牌建設。魏東生想了想,準備祭出型別的社交網路彎道超車。
說句實話,魏東生其實對並不感興趣,未來規劃裡也沒有它們的位置。如果騰訊願意坐下來與春秋共享網路遊戲市場,魏東生根本不會耗費心思發展社交網站,因為這些產品對魏東生的理想毫無意義。
魏東生其實理解騰訊的選擇,春秋不願意放棄春秋網路,又憑什麼要求騰訊放棄發展網路遊戲呢?
可,利益就是利益。
騰訊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魏東生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
既然利益就是利益,雙方就在市場上拼殺一次吧。
騰訊發展自己的網路遊戲令春騰遊戲雞肋化,春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