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據韋斯特馬克對土著社會的研究,姐妹共事一夫會是男女雙方共同的願望。對男方來說,眾妻子本來都是姐妹,嫁過來之後自然會和諧相處,不會爭吵,甚至聘金也會節省不少;對女方來說也是一樣的,和自家的姐妹相處總要比和外人相處容易得多。這對孩子也大有好處,如果孩子的生母死了,會有母親的姐妹來照顧他,使他不致落入完全陌生的繼母之手。
在所有民族中,除了姐妹共事一夫之外,還有母女共夫、姨母和外甥女共夫的現象,都是出於相似的考慮。「 朱諾認為,在聰加人中,『人們之所以對妻子的妹妹或外甥女情有獨鍾,很可能是出於下面的原因:當一個群體認定他們的女子在另一個群體中可受到善待之後,他們就願意與那個群體親上加親。他們認為,在結婚這種兇吉未卜的事情上,應當重視以前的幸福婚姻所提供的擔保作用。』」477
風俗漸漸演化為制度,細節上的規定也往往越來越明確。根據公羊家的說法,諸侯結婚,一娶九女。嫡夫人和左右媵各有姪娣(姪娣,從輩分上說是正式新娘的侄女和妹妹478),分別來自三個同姓之國,每國出三個女孩子,一共九個。479——話雖如此,但首先這「同姓之國」只是從原則而言,實際上也有例外,雖然從《左傳·成公八年》就說「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但也有學者懷疑這是劉歆篡改進去的內容,並非《左傳》原文,因為從金文證據上看,異姓之媵也是有的。480
這個懷疑是否成立,不大好說。以作為金文證據之一的許子妝簠為例,銘文有「用媵孟姜、秦嬴」,孟姜是許國姑娘,姜姓;秦嬴是秦國姑娘,嬴姓。郭沫若和謝維揚都理解為這兩個異姓姑娘同嫁一國,如此就給「同姓媵之,異姓則否」的說法提出了反例;李仲操則認為銘文這裡表現出的是一種特殊的婚姻形式,即「換親」,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許國把孟姜嫁到秦國,秦國把秦嬴嫁到許國。481
換個角度,「同姓媵之,異姓則否」,拋開金文不提,從常理也能看出一個問題:如果是大姓,這還好辦,如果是小姓,到哪裡去找同姓諸侯?蔡鋒就曾經提出過這個質疑,連帶還有質疑之二:如果小國嫁女,同姓大國來媵,那麼,媵者的地位反而低於正式的新娘,這不是違反等級制度麼?蔡鋒由此深入,乾脆否定掉了媵妾制度的存在,認為媵妾制度純屬漢儒的烏託邦想像。482
孰是孰非,殊難論定,再看所謂一起嫁過來的「三國九女」,這「三」和「九」被何休解作實數,理論依據是「九」是最大的陽數,483說得通俗一些,陽數就是奇數;而據汪中與劉師培的考證,古籍用「三、九」多非實指,484將其理解為一群人也就是了。那麼,為什麼要娶一群,而這一群又都得是同姓女子?在這個問題上,公羊專家何休和左氏專家杜預意見基本一致:之所以女人多,是為了讓她們多生兒子;之所以都要同姓,是顧慮到「三個女人一臺戲」,如果大家都沾親帶故,這齣戲的火藥味應該就不會太濃。485
考慮不可謂不周詳,但細想一下的話,其理由未必成立:這些女人們雖是同姓,可畢竟社會大了,同姓的姐妹侄娣和部落社會裡姐妹共事一夫的情況形同而實不同,如陳筱芳對媵妾制度的質疑:「他國陪嫁的『左右媵』及其各自的侄娣,又怎能同甘共苦?三國九女,豈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486——這一質疑確實順乎人情,陳也是否認媵妾制度之真實性的,考證春秋之媵只是陪送臣妾財物,雖然侄娣從嫁,儘管確有其事,卻不稱為媵,何休那些漢儒對媵制的的描述只是「嫁接想像之物」。487
眾說紛紜,無論如何,諸侯身邊的女人很多,這倒是毫無疑問的。就算她們都講同姓之誼,有一點肯定明確:必須論資排輩,分清高低貴賤。比如前文《公羊傳》所謂右媵、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