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2/4 頁)
,並且取悅了兩宮太后,又可以利用竇嬰和田蚡二人的權勢和威望駕馭朝中元老。】最重要的是這幾個被提拔上來的人表面上和兩宮太后有些瓜葛,可私底下還都是信奉儒家的臣子。這麼一來,劉徹相對來說幾乎什麼都未損失,反而分了臣子的權柄,加強了皇帝控制朝臣的能力。一石數鳥,不得不讓眾人佩服小皇帝的心機手腕。
如今小皇帝又對士族黃老一脈明確發出了友善的訊號,大家心中愈發有了底氣。許多看似中立的或者之前對於陛下頗多信任儒家子弟而有些不滿的臣子諸侯開始暗暗轉變了態度‐‐
畢竟他們想要的只是保住既得利益。如今陛下明眼已是得到了軍方的支援,雖然還有太皇太后的轄制而不敢大刀闊斧的動作,可是這位子也畢竟是坐穩了。太皇太后已經老了,還能活幾年呢?可是她死了也不能讓他們用自己的家族做陪葬啊?該怎麼站隊,眾人心中都有一本帳。因此除了已經將劉徹徹底得罪死的莊青翟等人,朝中大部分人竟然隱隱認同了這位剛剛登基的小皇帝。
這樣的效果反倒是劉徹先前沒有想到的。後來和韓嫣談到這一塊兒,不由得輕聲嘆道:這也算是老話所說的&ldo;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ldo;了吧!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老話說得好,福禍相依。大意就是說但凡有一件好事出現了,必定會有一些糟心的事兒伴隨而來,讓你永遠不是那麼痛快。
見到田蚡的建議被陛下採納了。王臧、趙綰心中一琢磨,也按耐不住的走上前來,居然奏請陛下巡守封禪。此言一出,四下皆驚。朝中文武大臣不論各家均都目光灼灼的盯著陛下,偌大的朝堂上靜的連掉根兒針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劉徹的神色愈發凝重了。宣室殿末位的韓嫣和周明錦對視一眼,痛苦的閉上了雙眼‐‐這儒家的官員,怎麼個個都是這麼能折騰且看不清人的臉色啊!
劉徹沉默半晌,見朝中大臣竟然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既沒有附議的,也沒有反對的。心知這些人如今都看著自己的態度呢!心中一陣膩歪,面上卻不得不淡定自若的說道:&ldo;先皇剛剛大行,朕新登大寶還未作出什麼名震千古的功德來,巡守與封禪一事現在提起來倒有些不合時宜,容後再議吧!&rdo;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不論哪家學派的都隱隱鬆了一口氣。心中暗怪儒家的東西竟都是出麼蛾子的阿諛媚上之舉。一個個的拍著陛下的馬匹。什麼名堂辟雍,巡守封禪的,不都是攛掇著皇上好大喜功,自吹自擂?那像他們這些個墨家、法家、兵家的,俱都是實用的東西。
可是口中這麼罵著,心中到底有些遺憾。誰人不愛聽奉承,他們這些個大臣平常都互相吹捧,互相抬舉的,何況是高高在上的陛下了。語言再美都是匱乏的,人家搞一個封禪就足夠你名垂青史了,哪個皇帝不眼饞的。這種事情攔是攔不住的。就好比適齡的女兒吧,不能強留,留來留去那就留成仇了。因此對於陛下想要誇誇他自己的舉動他們也不能總攔著,要不攔著攔著就攔出怨恨來了。招惹了一個新任帝王的怨懟那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可是也不能讓那些個只會空口白話的酸儒們得了便宜啊?
眾人皺眉凝思,到最後卻均都是眼前一亮,將視線投遞到了最末尾的韓嫣身上。當初太子婚禮上的盛況眾人可都是歷歷在目的,這樣的排場,這樣的氣勢,可比那什麼封禪熱鬧多了。最重要的是這個韓嫣也不是個待見儒家的主,要不……
站在最後低眉斂目的韓嫣突然覺得鼻子有些發癢,強行忍住了打噴嚏的慾望,韓嫣心中狐疑的想道:這宣室殿挺暖和的啊,怎麼自己好像是要感冒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當中的部分是引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