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ldo;你所言甚是,只太后……&rdo;太子嘆息著搖了搖頭,傅太后是個蠻不講理的。
陸見深,&ldo;紀福安貴為太后族親,享太后恩澤,不思感恩戴德,反假太后之名為非作歹,汙太后清譽,損皇室威嚴,實在不堪太后一番愛護之心。太后慈悲仁厚,一時為親情矇蔽,想來要不了多久便能明白殿下苦心。&rdo;
太子覺得,傅太后永遠都明白不了他的苦心,只會怪罪他。
陸見深看出了太子的猶豫,&ldo;想當年,傅國舅牽涉進鹽運案中,被依法處置,他紀福安還能比傅國舅跟金貴不成。殿下,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流害無窮。&rdo;
皇帝砍親舅舅都沒手軟過,更何況一個模樣都記不住的表侄兒。太子較之陛下,終究欠缺了些果斷和霸氣,若是皇帝,紀福安之案一點浪花都掀不起來,何至於鬧得沸沸揚揚。
太子一凜,想起即將出關的皇帝,倘若父皇在……父皇慣來不縱容外戚,當年傅國舅膽大包天在鹽引上動手腳牟取暴利,鹽運事關國庫。父皇龍顏大怒,傅國舅被推出午門斬首,他那一房子孫皆被流放。
當下,太子便有了決斷,傅太后和皇帝,自然是皇帝的態度更重要。他當即示意刑部審定,經都察院參核大理寺審允,而後三法司會奏皇帝最後核准,判決方生效。人死不可復生,故而死刑的審核極為慎重。
因著此案輿論甚大,各部門特事特辦,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到了太子手裡,原本這一類奏摺內閣可全權處理,不然皇帝還不得忙死,只此案情況特殊,最後由太子硃筆批覆。
至此再無迴旋餘地,紀老夫人哭暈了過去,傅太后氣得砸了太子一個茶杯,方皇后和太子妃也在慈慶宮吃了掛落,婆媳倆乾脆稱病不出,等皇帝出關,傅太后自然消停了。
太子一面心疼母親和妻子,一面又高興,雖然捱了傅太后的罵,但朝野民間對此事皆是頌揚,利遠大於弊。
……
因著這一茬,陸夷光和南康長公主入宮例行請安時,沒見到傅太后,傅太后又心疼又覺沒臉,概不見客。如此正好,省了她們的事。
娘兒倆去慈寧宮向慈壽太后問了安,老太太八十歲了,精神不濟,她們略坐片刻便告退。轉道前往坤寧宮探視&l;抱恙&r;的方皇后。
人盡皆知,方皇后這病是應付傅太后的,不過方皇后依舊一臉病容,陸夷光心想這不愧是能做上皇后的人。
后妃來自民間,沒有孃家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能身居高位的,無不有過人之處。
方皇后含笑叫起,對著陸夷光道,&ldo;聽你娘說你去承德避暑了?怎麼不多待一陣。&rdo;
陸夷光笑盈盈回,&ldo;承德再好,哪有咱們京城好。&rdo;
方皇后笑著點了點頭,&ldo;出門事事難,在家千般好,何況你不在跟前,你娘可不得寂寞了,這閨女可是貼心小棉襖。&rdo;
陸夷光俏皮地皺皺鼻子,&ldo;大熱天的,我娘可嫌棄我這條小棉襖了,娘娘您不知道,我剛回來的時候,我娘怎麼說的,她說她好不容易和我爹清靜一會兒,你倆怎麼就回來了,可把我傷心壞了。&rdo;
方皇后忍俊不禁。
南康長公主嗔她一眼,&ldo;都排揎上我了,要你回來幹嘛。&rdo;
陸夷光扭扭臉,&ldo;娘娘您看,我娘有多嫌棄我。&rdo;
&ldo;這養閨女就是比兒子好,能在跟前撒嬌說笑,哪像臭小子,人都見不著。&rdo;說話的是方皇后的弟媳方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