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於小北(第1/2 頁)
楊琛躺在宿舍的硬板床上,隨手翻著劇本。
《高原如夢》講的是一個分配到川藏兵站的汽車新兵的成長故事。
川藏兵站的存在意義是為了保障xz的邊防建設和駐藏部隊士兵的生活。
楊琛想到了今天在兵站部瞭解到的一些資料。
近五十年來,川藏兵站部累計出動車輛100多萬次,運送各類物資500餘萬噸、人員100多萬人次,行駛30多億公里;先後有600餘名官兵在執行任務中犧牲,1800多名官兵受傷致殘,3000多名官兵落下終身疾病!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川藏318對普通人來說是一道風景線,但是對這些軍人來說,卻是一道生死線。
今天接待楊琛他們的是兵站部的一個副排長,他的一番話堪稱振聾發聵:
“我認為自然災害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去戰勝自然,要去挑戰自然,我覺得人要不甘於平凡,只要是能豐富人生經歷的事情都應該去做。
作為一名軍人,我覺得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條川藏線,選擇做汽車兵,我們就必須要去面對這些情況,有時候我對自己說,哪怕犧牲也要犧牲在這條川藏線上。”
楊琛嘆了一口氣,他忽然就有些明白尚競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了。
當我們朝著前方大步前行的時候,身後那些沉默著的、奉獻著的,乃至犧牲了的人們,他們可以無聲,但是不應無名。
因為,他們值得。
楊琛忽然抓到了一些東西,一個新兵的成長,他應該是從自由走向自律,從脆弱走向堅韌,從自我走向責任,從退縮走向擔當!
哪怕犧牲也要犧牲在這條川藏線上!
楊琛枕著這句話沉沉睡去。
………
表演是什麼?
楊琛不懂,他曾經接觸過的與表演有關的人都說他是個天生的演員胚子。
且不說這話有幾分真幾分假,只說“胚子”,在未經打磨之前,他可能只是一塊石頭。
說白了,如果這部電影他不是投資人,男主角怎麼也不會輪到他來演。
這才是現實。
楊琛對此心知肚明。
所以當他看到一個真正的劇組在不斷地忙碌成型,隨著演員的一個個到位,他的心裡忽然生出幾分惶恐,如果到了真正拍攝的時候,自己演不出來,那該多尷尬,多丟人!
他開始仔細地研讀劇本,甚至給主角寫了人物小傳。
整個故事其實只有兩條線。
第一條是主角於小北的同期戰友趙軍的死。
趙軍為什麼會死?
因為他執行完任務想要搭他父親的車上高原,但是他父親的車被人拆了,只好臨時搭乘卡車,結果在路上出了事故,被甩下了數百米的深淵。
誰拆了他父親的車?
於小北。
於小北家裡是開汽車修理鋪的,所以他嗜好拆車裝車,因為和一個老兵鬥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拆了兵站部政委的車。
而這個政委,就是趙軍的父親。
偶然的事件是珠子,命運把它們串成了一條鏈子。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這條鏈子彷彿成了一道緊箍咒,深深紮根在於小北的頭上,讓他從自由走向自律,從脆弱走向堅韌。
第二條線是帶他的老兵張仲良的死。
張仲良數年前執行一項運送物資的任務的時候,因為山洪暴發,而他又處理不當,導致一整車的物資被洪水沖走,這成了他的心病。
為了治這塊心病,他扛著病體不復員,就守在川藏線上,甚至為此和妻子離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