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4 頁)
2
在那些被翻爛的小說中,《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頑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王朔塑造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或許,是呈現了諸如此類的生命體驗而已。我不能明白的是,當年看這些小說的人去哪兒了。
第10節:王朔這樣的作家,王朔這樣的父親(2)
王朔瘋狂寫作瘋狂發表的十年後我讀上了高中,才臨近世紀末。商品社會逐漸成型,幾乎所有的作家都開始搞影視劇,而另一些作家則早已因為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而走向了更廣闊的受眾。王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當時他停滯寫作好些年頭。
那一年王小波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名字大紅大紫。他用自己的猝死喚來一次智性寫作的狂歡。我一個高中女同學因為在閱讀課上全文朗誦《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而令語文老師言語無措,當時大部分熱愛文學的朋友也從習慣性地涉獵外國經典名著改為研讀王小波。那時恰逢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期,再也沒有比有性描寫的小說更能吸引人的。很大程度上,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說成為了我們當時緊迫需要的性教育讀本。儘管仍然語焉不詳,甚至輕描淡寫,我們所能獲得的資訊著實有限,但好歹這渠道暢通,老師們也不完全反對。
我記得在學校邊上的那家書店當時生意很好,反正每次去都能碰見不少同學,自己班的也有,隔壁班的更多。除了少部分沒啥情趣的好學生挑選著更複雜更深奧的課外練習,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找和王小波的小說有相同趣味的書。我敢說當時的王小波熱,讓莫言蘇童也多少沾了點兒光。
誰都是一年四季年年成長,忽然有一天,放在書店門口的那排熱銷書裡再一次有了王朔的名字。再上一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我錯過了,但那次沒錯過。那本白色的書,名為《無知者無畏》的小冊子迅速成為了同學們熱捧的物件,誰讀完都要吹一會兒牛,模仿王朔的口吻評論一些時事新聞或者老師校長。而那一系列的《我看xx》,以及其中的論調,更得到了標新立異的高中生的歡心。標準例句就是--&ot;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那時我看人是有個尺子的,誰讀瓊瑤金庸誰就叫沒品位,一概看不起。&ot;這是王朔點名批評的港臺文化熱,而句子到了我們這裡演繹出來的版本就成了:&ot;我這個人也是相當勢利的,看人有個很嚴格的尺子,誰沒上重點高中誰就是孬種,一概看不起。將來誰考不上北大清華也一樣。三校生在我面前永遠抬不起頭來。&ot;
第11節:王朔這樣的作家,王朔這樣的父親(3)
特別的反諷,句型類似,但目的和效果卻截然不同。這是我們中國常常發生的事情。
就這樣,身邊的朋友都變壞了。至少嘴皮子滑了不少。這是表面現象,實際上除卻語言上相互攻擊,背地裡大家卻各自努力、用功著。
我們那一屆高三,考上北大清華的幾乎是我們學校之前加起來的總和。我說這個的意思也不是北大清華那一年真的有多大規模的擴招。我只是相信王朔的這本書在我們那個小鎮上,一定是賣得比其他地方更好。它所達到的效果,既神奇,也意外。
3
上了大學我迅速地認識了幾位姑娘。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在認識之初我都會問你愛看什麼書愛聽什麼音樂。這是我臆想中的天堂,所有人除了看書就是聽音樂,卻沒料到電腦遊戲就像是病毒一般火速襲來,消滅了很多我的可能世界裡的同道。
當然大部分的姑娘在電腦遊戲的世界裡儲存完好。
我認識的第一個姑娘喜歡看春上春樹,愛聽老鷹樂隊。而第二位姑娘和第一位姑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