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周浩還忘了一個重要的官職:史官。
這可是記錄古代王侯將相,天子大臣的言行語錄的。要是不想要&l;青史留名&r;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做的太過分了。
說到士大夫不好惹。就不得不說最近的清朝有名的雍正了,要不是現代的電視劇拍得多了,讓大家有了解這個人的慾望,估計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殺兄拭弟,皇位來路不正的一個皇帝。
這可是封建集權到達頂峰的一個朝代,史官屈服了皇帝的威嚴,隨意的篡改史實,就這關於他的流言蜚語還是停不下來。不就是因為他得罪了讀書人。這個群體的人代表的就是整個封建皇朝的另一股力量。
更別提,唐之前的朝代,那時寧死都不願意改變史書的記載。
難道以前的皇帝不知道殺了這個史官就可以了嘛!當然知道,但是問題在於的是殺了一個,還有一批史官等著呢!人是殺不盡的,而歷史還是會被真實記錄下來的。
更何況還有一些人就是以當個名垂青史的人物呢!
扯遠了!總之周浩對於自己經歷的這個朝代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皇帝的權利沒有像他想像的那麼大。有限制才有發展。
總之不僅縣官的權利和責任讓周浩感到沉重,原來在朝廷了還有那麼一句話說明瞭當個好縣令的重要性,那就是不當的兩任縣官,當不得一任宰相。雖然說只是一個流傳較廣的留言,但是看著朝堂之上相比之下,最受重視的就是那些個當了縣官的,而近來上任的宰相哪個不是當了至少兩任縣令的官員。
於是不知道是這個留言在前,還是總結出這個規律之後流傳出來的,看著大家這麼信服的樣子,也能夠清楚的知道這裡面確實是有一定的讓人信服的東西。
周浩也沒有光閒著看看檔案,想要知道這裡的實際情況還是要自己親自走一遭為好。正好趁著丁兄還在這裡,要是沒他支撐著,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熟練的出力政務,到周圍去看看。
這樣的想法很好,可惜還沒有實行,周浩就先遇到了麻煩事。
也不好這樣說,但是對於律法問題還真不太清楚的他,還真的有些怕了這個案子。
畢竟在還有沒做足準備的時候,周浩還真怕自己誤判。但是這個時候想走也是不可能的。怎麼說自己現在也是這一方縣令,又怎麼好有逃避的心思呢!
只是這個案子周浩還是想要拜託丁廣深幫自己審。他在一旁學習。
不過丁廣深沒有同意,他覺得這正是一個機會。自己在一旁看著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周浩也可以很快的適應審理案件的流程。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周浩對這個縣令有排斥。
搖了搖頭,丁廣深沒有深想。怎麼可能,周弟看起來明明是一個想要為百姓做些什麼的人。不可能會有這樣的心思的。
他哪裡清楚,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思,才覺得一個縣令的官職就是個很大的重擔了,雖然沒有感覺,但是心裡也已經不知不自覺的有些許抗拒了。要不然像這種情況他的想法就應該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正因為丁廣深的不同意,才把周浩的這種不自覺就有的心態給拉正回來了:&ldo;周弟,你現在才是建安縣的縣官大人,我可不是。&rdo;
態度已經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周浩也沒有別的辦法,想想這一天早晚都要面對的,今個還好有人幫著撐場子,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要不怎麼說周浩的態度有些問題呢!一開始就過早的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不斷給科研人員提供機會的商人。也沒覺得自己有當縣令的本事,畢竟自家事情自家最清楚了,他就一直是個升斗小民的心態,可沒有當官的心思。
可惜的是風頭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