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1/3 頁)
有這等高風亮節的皇后,如今病重難醫,太宗自是痛惜不已,只得含淚連連答應。長孫後又最後囑咐道:
&ldo;再一次請陛下納忠容諫,勿受讒,省遊畋作役,則妾死而無恨!&rdo;十年六月己午這天,長孫後崩於立政殿,年僅三十六歲。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諡曰文德。太宗親自書寫墓誌。
長孫後曾經根據故往的故事,著《女則》十篇,其中一篇論斥漢之馬後不能裁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書成後,長孫後常告誡左右:
&ldo;此書本是留我自己看的,沒有什麼條理章法,不要讓至尊看見。&rdo;長孫後去世後,宮司才將這部書交給太宗,太宗撫著書哀慟不已,拿著書來到朝堂,對群臣說:
&ldo;皇后此書,足可垂於後代。我豈不達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規諫,補朕之缺,今不復聞善言,是內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痛!&rdo;
太宗思念皇后不已,於是令人在宮苑中造一座高臺,每每登上展望昭陵。一天,太宗引魏徵同登高臺,問魏徵:&ldo;卿見陵墓否?&rdo;
魏徵默視良久,方道:&ldo;臣昏眊不能見。&rdo;
太宗乃指昭陵方向以示魏徵:&ldo;看不見嗎?皇后所葬之處昭陵。&rdo;
魏徵抹了抹眼角,說:&ldo;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原是早見哩!&rdo;太宗一聽,為之泣下,乃令毀去高臺。
先後平定東突厥和吐谷渾後,太宗又把視線轉向了高昌國。高昌轄境在當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頡利戰敗被俘後,高昌國王珪文泰,曾親至長安,開啟了唐與西域的通道。及至吐谷渾敗亡,麴文泰感到害怕,於是帶了許多貢物,與妻子一起來到長安,晉見太宗。太宗以禮相待,並賜麴文泰妻子宇文氏姓李。
後來,高昌王卵翼於強大的西突厥,對途經高昌的使唐的西域貢使,任意剋扣、搶奪,擾亂西域與唐朝的聯絡。不久,高昌又與西突厥聯手,進攻唐屬國伊吾,伊吾向唐廷乞援,太宗乃頒詔高昌,嚴詞詰責,並召其大臣阿史矩,入朝議事。麴文泰不聽,只是派一個長史來長安應付一下。其後,麴文泰又聯合西突厥,擊破唐的另一附屬國焉耆。太宗大怒,乃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前去問罪,並促令麴文泰入朝。
麴文泰依恃西突厥的軍事力量和天遠地偏的惡劣地理環境,根本不把唐使放在眼裡。高昌王殿裡,李道裕費盡口舌,麴文泰是正眼不瞧唐使一眼,即不讓座,又不讓茶,文泰只是鼻孔朝天地哼哼著:
&ldo;鷹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嚼於穴,各得其所,誰離了誰還不能活嗎?&rdo;
李道裕見狀,知其不可理喻,當即離開高昌回長安,向太宗作了匯報。
太宗決定對高昌動武,乃派人去聯絡薛延陀,薛廷陀同意出兵相助,太宗乃遣民部尚書唐儉、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攜帶繒帛真珍贈給薛延陀。
外圍工作做好後,但多數近臣公卿不同意對高昌用兵多,認為萬裡用兵,且所經之處多為沙磧,恐難以打敗高昌,既使勝了,天遠地偏,也不好守衛。太宗力排眾議,堅持用兵,乃任命大將軍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率薛萬徹、牛進達等將出兵徵討高昌。
高昌王珪文泰聽說唐兵來,起初有些害怕,但等了三個多月,還不見唐兵的影子,便不以為意,他笑著對臣下說:&ldo;唐距高昌七千餘裡,其中有二千里全是流沙。冬日裡風寒似刀,能把人凍死;夏天則炙熱如焚,能把人渴死熱死。行賈至此,百不及一,唐朝大軍習慣於內地生活,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