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首先,問者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這個問題背後還有著這樣一個理論背景,即《春秋》在書寫體例上,如果國君被弒而弒君者並未受到懲治,對國君便不書葬,以此來譴責國中沒有稱職的臣子能為國君復仇;弒君者也不會再在《春秋》後文中出現,以此來表達對弒君者的態度,即拿他當死人對待,認為這種人該死。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問者才會覺得疑惑:《春秋》已經在宣公二年記載了趙盾弒君,為什麼在四年之後的宣公六年趙盾又在《春秋》當中出現了?
如果趙盾當真有心弒君,那他就是弒君之賊,在《春秋·宣公二年》之後絕對不該再有出現,那麼,既然他又在宣公六年裡出現了,是不是說明《春秋》不把他當作弒君者來對待?
《公羊傳》沒能很好地解答這個問題,董仲舒後來在《春秋繁露·玉英》裡花了極大的氣力來彌合經文中的這一矛盾。
首先,董仲舒雖是公羊學的大家,卻反駁了《公羊傳》的這段解經之辭。《公羊傳》是借問者之疑而揭示事實真相,說晉靈公其實不是被趙盾殺的。董認為,如果這樣解經,《春秋》的義理就混亂不清了。
董仲舒以屬辭比事的方式,對比《春秋》裡的另一件著名疑案「許世子進藥」,1380探究趙盾的心理動機,認為他首先不是亂臣賊子那類人,再者,他在得知史官把自己記作弒君兇手之後高聲喊冤,那情緒也不像是裝出來的。趙盾被牽累為參與弒君之謀劃,錯就錯在國君被弒的時候他沒有逃出國境,回來之後也沒有懲治兇手。道義上講,臣子有義務去懲治弒君的兇手,就像作兒子的在父親生病的時候有義務為父親嘗藥一樣(如許世子的案例)。作兒子的沒有嘗藥,所以被加上了弒父的罪名;作臣子的沒有懲治弒君的兇手,所以被加上了弒君的罪名,道理就在這裡。《春秋》以此來昭示天下:廢棄臣子之禮,罪過是如此之重。但畢竟許世子不是存心弒父,趙盾也不是存心弒君,所以《春秋》雖然加之惡名,卻並不聲討他們。
這一解釋,又生出了一個矛盾:《春秋》既加弒君之名於趙盾,對他卻不作聲討,這是為什麼?對許世子的罪過,《公羊傳》有過寬恕之辭,但要說寬恕趙盾,《經》、《傳》俱無明文,這是為什麼?
董仲舒解釋說:世風敗壞,道德崩潰,弒君篡逆時有發生,《春秋》矯枉則須過正,所以心有寬恕之意卻並不明說。
但問題還是存在:國君被弒時卿相在朝,這樣的事情是很多的,為什麼偏偏責備趙盾,況且晉靈公被弒的時候趙盾並沒有在朝?為什麼對大惡之人責備得輕,對小惡之人卻責備得重?
董仲舒解釋說:《春秋》之意,是使人們看到有難解的地方然後加以解說。趙盾賢能,人們都看見他的好處而看不到他的錯誤,所以《春秋》責備賢者,使人能夠因此而深思自省,能夠由此明白君臣之義、父子之道。所以趙盾過錯雖小,受的責備卻重。至於其他弒君之人,斗筲之民不足為道,起不到警世的作用。古書說過「輕為重,重為輕」,矯枉是需要過正的。1381
董仲舒這番話把《春秋》的經學特色表現得很明顯:寫趙盾弒君絕不是陳述一件事情,更不是褒貶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為世人樹標準。這就像韓愈在詩裡說的「《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1382所謂王法,是要存天下之公義,是對義而不對事,自然更不對人的。而新出現的問題是:董仲舒的這番索解也實在太過曲折了,也難怪他治《春秋》之學「三年不窺園」。1383義理雖然精深,事實如何又該如何判斷?
按照「原心」的標準,歐陽修原孔子之心,以為趙盾實弒其君,蘇軾懷疑趙盾作偽,暗中指使趙穿弒君。事關大義,論之者眾,但一直也沒有公認結論。資料只有這麼多,各種分析大多隻能基於推理。及至清代,推理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