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第1/2 頁)
(二)宋學管窺
1.孫復
在啖、趙之後,四庫館臣主要駁斥的物件一是孫復,一是胡安國,前者是北宋《春秋》學開山祖師,後者是南宋《春秋》學顛峰人物。全祖望稱「宋世學術之盛,安定(胡瑗)、泰山(孫復)為之先河」,1418
慶曆年間學風一變,疑古之風漸起,先賢們的經與傳紛紛受到苛刻眼光的重新審視。1419胡瑗、孫復,以及孫復的高足石介被並稱為宋初「三先生」,正站在這一時代的轉捩點上。
胡瑗以易學名世,孫復則篤於《春秋》。孫的《春秋》學據說受之於范仲淹,上承啖、趙,其特色一是尊王攘夷,二是認為《春秋》筆法有貶而無褒。——道德標杆至此有了越來越苛刻的傾向,對真理唯一性的認同感也越來越強,其導致的結果是:雖然人無完人,但看人的眼光卻多少套上了完人的模子,正於邪的壁壘也越發森嚴起來。餘風及於明代,便有名滿天下的復社、東林黨,再到後來更有《老殘遊記》感嘆清官為惡甚於貪官。
孫復《春秋尊王發微》對克段一事如此闡發:段是鄭伯的弟弟。怎麼看出來的?因為在《春秋》的寫法上,諸侯殺大夫,或稱人,或稱國,殺世子,殺同母弟弟則稱君,而這裡稱呼鄭伯,屬於稱君的情況,由此而知道鄭伯所克的段就是自己的同母兄弟。所謂「克」,是力勝之辭,以鄭莊公的力量方才能夠制服叔段,可見叔段驕悍難制,國人莫能與之相抗。鄭莊公養成了叔段之惡,最後加之以刀兵,這就叫做兄不兄,弟不弟,都該批評。1420
對於鄭莊公兄弟二人,歷來有維護鄭莊公的,也有為叔段辯護的,但同加批評仍屬主流意見。但孫復的問題是:不僅在這一個問題上把所有當事人一勺燴,而是在所有的問題上都保持了這種一勺燴的風格。當然,無論孫復也好,旁人也罷,意見再怎麼新奇,一般而言都是在「探求孔子的真諦」而不是自作發揮——雖然事實上剛好相反。經典對於後人來說,其啟事是在一開始便已告完成的,後人所作的種種努力在理論上說不過是把聖人的啟事給揭示出來而已,至於誰的揭示才是正確的揭示,這就只能仰賴於權威機構的認定了。
從這層意義上看,經學並不像是一門世俗的學問,反而和神學非常近似。——羅馬天主教對教義的看法也是這樣:教義是從一開始便完全無誤地交給我們了,只是我們沒有能力完全理解罷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天主教並沒有教義史,有的只是對教義的領會史。同樣對於經學,並沒有經義史這回事,有的只是對經義的揭示史。奧頓在《教理史手冊》裡的一段話同樣適用於經學:「所謂教理史必須預先假定(假設)所啟事的真理在客觀方面看來是永遠不會更改的;然而,在主觀方面,人們對於教理的理解上是可能有進步的。」1421
啖、趙開舍傳求經之風,孫復開有貶無褒之例,1422雜說越來越多,苛評也越來越甚。道德標杆的樹立通常會造成這樣的影響:在「非常高尚」變成新標準之後,「高尚」便是要被批評的了,知人論世的口吻也就越來越嚴厲了。
宋代一部不知作者的《春秋通義》1423這樣評道:「如果鄭莊公殺了叔段,《春秋》就該寫作『鄭伯殺其弟。』如果叔段出奔,《春秋》就該寫作『鄭公子段自鄢出奔共。』而《春秋》卻書鄭伯、書克,不書弟,叔段之惡由此而明,鄭伯之惡也由此而明。」1424褒貶議論同於孫復。
風氣所及,《春秋》背後的史實支柱似乎越來越不重要了,清代四庫館臣評程公說《春秋分紀》時論及宋代學風,說道:自從孫復之後,人們都以臆斷來解說《春秋》,恐怕前人的意見會對自己不利,便把「三傳」的義例一概廢掉。尤其害怕《左傳》事實分明,不能由著自己隨意發揮,便把《左傳》的記事也一併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