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3 頁)
楊瑒很高興,按卜算者說的去做了。
他帶了兩個僕人在洛陽定罪門外的桑林中焦急地等待,直至日頭將下山仍沒發現有黑衣人過來,於是心中不安起來。
暮色在桑林中升起,楊瑒心如火焚:黑衣人到底還會不會來?
正在他焦慮時,僕人稟報,確有一黑衣人現身桑林,朝這邊走來。楊瑒大喜,叫僕人把黑衣人迎入小屋,設宴款待。
黑衣鬼使說:&ldo;你昨晚去哪兒了?我曾懷疑你藏在東院,但東院有道符監護,我不敢冒犯。現在,幽冥地府還是要斷你陽壽,你說這事怎麼辦?&rdo;
楊瑒一再拜求,燒紙為錢,贈與鬼使。
鬼使笑道:&ldo;如此說來,也不是沒有辦法。明天,我還會跟同事來攝你,你在這裡設宴,招待大家一頓,後面的事就不用管了。&rdo;
第二天,楊瑒依舊在桑林中設宴,滿是山珍海味。天黑後,那鬼使又帶來了幾十個同事。夜宴過半,鬼使對楊瑒說:&ldo;楊長官勿慮,您的事,我們定會放在心上!&rdo;
諸鬼使一陣商量,最後出了這樣一個計策:&ldo;您知道您家對面的鄰居是誰吧?&rdo;
楊瑒說:&ldo;一個叫楊錫的人。&rdo;
鬼使的原話是:&ldo;君對坊楊錫,亦有才幹,今揩&l;王&r;作&l;金&r;以取彼。君至五更鼓聲動,宜於錫門相候。若聞哭聲,君則免矣。&rdo;也就是說,鬼使準備改一下生死簿,把楊瑒&ldo;瑒&rdo;字左邊的&ldo;王&rdo;字旁,改成&ldo;金&rdo;字旁……
楊瑒說:&ldo;楊瑒改楊錫?&rdo;
鬼使道:&ldo;莫說出來啊!您只管明晨五更天在楊錫門前等候,假如聽到他家傳出哭聲,您就平安無事了。&rdo;
後來的事如鬼使所言,一切按部就班地發生著。當楊瑒聽到楊錫家傳出哭聲後,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看來,幽冥地府也有接受賄賂之說,得到當事人的好處後,鬼使便暗動手腳,把生死簿上的名字悄悄改動,偏旁部首一換,死亡便降臨在另一個人身上。這樣的辦法倒是聞所未聞,只是那楊錫太可憐,糊裡糊塗地成了替死鬼。
楊瑒透過賄賂鬼使逃過一劫。
不過,在史上,楊瑒是一位以清正剛直著稱的盛唐名臣。
此人原籍陝西華陰,在武則天之後的中宗、睿宗和玄宗時代為官,不畏權貴,敢於直言,以提倡古禮著稱,受到玄宗的賞識,其仕途線路為:陝西麟遊縣令、河南洛陽縣令、侍御史、御史中丞、戶部侍郎、華州刺史、國子祭酒、散騎常侍,六十八歲而終。
關於鬼使索要錢財的事還有一例記載。
主人公是長安武功人郜澄,赴洛陽參加考試途中,在槐樹下遇一老婦人,老婦人為他看過手相後,稱其十日內必死,欲躲過此劫,需多做善事,比如向監獄裡的犯人施捨酒食,這樣也許有可能逃過劫難。
郜澄在附近的縣城買了些酒食,去獄中進行施捨,隨後返回樹下,老婦人又令其迅速回家隱居,不要去參加考試了。為了安全起見,郜澄返回武功縣。到家後,郜澄認為沒什麼災病,就放鬆了警惕,再次出門閒逛。
剛一出門,就看到很多人拜倒路邊,他們自稱是附近神山縣的百姓,得知郜澄被任命為該縣縣令,所以前來迎候。郜澄很奇怪,自己並沒到洛陽參加考試,如何被授予官職?而神山縣又在哪裡?
遲疑間,有人騎馬來接,並帶來綠色官服,請郜澄穿上,後者穿上官服,乘馬隨之而去。走了十里後,又有人迎拜郜澄,說自己是慈州博士,告訴郜澄從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