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杜義山(第1/2 頁)
上司總希望自己的部下與盟友既能幹又團結,但郭家軍太能幹太團結,毫州連根針都插不進去,不管是劉福通還是杜遵道都為這件事煩惱。
而金花娘子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對韓宋政權來說,她不但是個徹徹底底的新人,歷史戰績也很一般,不管與巢湖水師還是郭家軍都沒有太多關係,派金花娘子拿下巢湖才是最佳選擇。
因此杜遵道甚至提點了金花娘子兩句:“滁州的郭元帥、張元帥、朱元帥都是我們大宋棟樑之臣,你們拿下巢湖之後要跟他們精誠合作,儘快渡江拿下集慶路!”
金花娘子與柳易一聽就知道事情已經上了正軌,柳易趕緊趁熱打火:“丞相,還請您跟我們說說,拿下金陵之後下一步該怎麼辦?是沿江東進,攻取江、常州、蘇州,還是先攻取杭州、嘉興,或者是溯江而上?”
對於柳易提出的問題,杜遵道不知思考過多少次,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克復金陵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遷都,只要能立國金陵自然可以劃江而治,進可攻退可守,只可惜我大宋國農夫太多,這事多半不能成,只可惜我滿腔熱血……”
說是“可惜”,但杜遵道被劉福通、盛文鬱這些紅巾軍老人壓制得太久了,所以一開啟了話匣子就控制不住:“只要拿下金陵就要一鼓作氣把鎮江、常州、蘇州、松江拿下來,杭州、嘉興自然拱手可定……”
說到經略江南,杜遵道說得滔滔不絕:“江西可以放一放,那是徐壽輝經營多年的地盤,拿下江南之前沒有萬全把握不可孟浪,但只要整合好浙東浙西就可以溯江而上!”
金花娘子與柳易都是很好的聽眾,不但連連點頭而且常常出聲叫好,等杜遵道發言告一段落,金花娘子與柳易又開口詢問起具體細節問題,讓杜遵道講得更盡興:“金花元帥,小柳將軍,等陛下的登基大典告一段落,你們就趕緊南下。”
紅巾軍諸位統帥中,只有杜遵道主張全力渡江南征,所以他對金花娘子與柳易寄以厚望:“昔日項普略手下只有數百老卒,卻能收江州取饒信,再克杭衢,經略常州、江陰,今天有滁州、巢湖兩路勁旅,江南指日可定,我都想好了,等拿下金陵之後改名應天府……”
柳易知道杜遵道口中的項普略是徐壽輝、彭瑩玉部將,雖然死得太早在另一個時空沒有什麼名氣,但絕對是個超級猛人。
至正十二年項普略率部從湖北遠征江浙,雖然手上只有幾百名可靠的白蓮教徒與幾千名裹脅而來的饑民,但是項普略以滾雪球之勢一路進攻一路發展,先是攻克九江、南康,接著又一路機動拿下饒州、信州、婺源、徽州。
正當元軍集中主力反攻江西,項普略又擊其不備,先破昱嶺關再取杭州、衢州,接著又以眼花瞭亂的勢頭進取廣德、常州、宜興、丹陽,雖然在最後的集慶會戰功虧一簣並最終敗亡,但短短一年時間項普略拿下四十餘座重要城市並至少殲滅了十幾萬元軍主力。
項普略的輝煌戰績讓杜遵道認為經略江南是最佳方案,所以他不但親自把金花娘子送出了莊子,而且還指派了一個千戶杜義山隨金花娘子南下巢湖:“義山,這次南下好好幹,別給咱們杜家丟臉……金花元帥,要跟郭天敘打交道的時候先讓義山出面。”
杜義山年紀雖然還不到二十,但眼光銳利步伐穩重,講話極有條理,辦事精明幹練:“金花元帥,小柳將軍,巢湖的事情交給你們郭天敘、張天佑由我來應付,他們跟我都是老朋友了!”
不知道為什麼,金花娘子突然想起了柳易之前的交代:“那左副元帥朱元璋怎麼應付?”
杜義山很沉著地說道:“朱副元帥確實有些不好對付,但既然是我叔讓我們去巢湖,應當也不是什麼問題,不過要對付朱元璋,最好請郭元帥、張元帥出面,到時候交給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