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仁者無敵(下)(第1/2 頁)
“沈太守,你看我們要不要將計就計,偷襲魏營,立下不世奇功?”’
聞得臧質此言,沈璞急聲道:“萬萬不可!”
“哦,這是為何?”
自入城以後,沈璞將守軍全權交給自己統領,從不過問。
今日卻難得在具體事務上表態。
還是如此強硬的態度
臧質很好奇。
“那竇四除了救魏虜,還救了咱們宋人子弟!”沈璞提醒道
“此事本將早已知曉,但那又如何?”臧質不以為意。
“將軍久在前線指揮,可能不瞭解城中民意。”沈璞耐心解釋道,“這段時日,城中士民聽聞竇四在敵營照料自家子弟,都對他感恩戴德,不少人還將家中所剩無幾的糧食送到竇四妻子門前。”
“後來不知是誰傳出竇四在鄉中‘義釋山賊’的故事,一時之間,眾人都將他視作聖人君子,當世楷模。每日到竇四家門前叩頭禮拜的人絡繹不絕,竟是將他們夫妻當作活著的菩薩、真人了!”
“將軍此番若失信於竇四,只怕會失去城中人心。若再連累敵營中的宋人子弟被魏虜屠戮洩憤,將軍在朝中的名聲就全毀了!”
見沈璞說得如此嚴重,臧質這才明白自己這個想法看似聰明,其實後患無窮。
同時他也終於開始正視這個曾被自己派去送死的小兵。
“如此說來,這竇四不但在魏營贏得軍心,在咱們盱眙城中,同樣深得民心?”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兩軍陣前,拓跋燾反覆唸叨楊遇安那日的話,越念越覺得寓意深刻。
“能說出此言,想必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吧?”
那是,不然人家怎麼能叫天可汗呢。
楊遇安心中失笑,嘴上卻敷衍道:“是臣早年南下路過淮北時,聽一山野老叟所言。”
“山野之中,竟藏有這等智者?”拓跋燾聞言嘖嘖稱奇。
然而作為隋唐愛好者楊遇安不知道的是,這句話其實並非李二原創。
只是因為李二經常常掛在嘴邊,加之身體力行,才讓後世人產生這種錯覺。
至於原作者荀子,晚年曾擔任楚國蘭陵縣令。
那裡距離淮北並不遠,勉強也算“淮北老叟”,所以居然讓他歪著打正了。
這時拓跋燾用馬鞭指著旁邊淮河道:“話雖如此,但今日淮水上卻有一北一南兩艘大船。”
“比起覆舟之水,敵對之船才是迫在眉睫的憂患。”
“兩船剛剛鏖戰一場,血尤未冷,你如何能讓雙方握手言和?”
楊遇安知道魏主拓跋燾這個擔憂不無道理。
雖然在自己努力周旋下,雙方統帥已經互通書信,表達了議和換俘的意向。
但兩軍列陣對壘後,卻依舊劍拔弩張,誰都沒有嘗試踏出第一步。
正如拓跋燾所言,血仇剛剛結下,想要取得互信,太難了。
不過,楊遇安本來就沒奢望過這種事情發生。
“魏人信不過宋人,宋人也信不過魏人,這是事實,卻也無妨。”楊遇安自信笑道,“只要魏宋兩軍都信得過我竇四,這就夠了。”
言罷,他拱拱手,孤身打馬走出軍陣。
待來到了魏軍大陣與盱眙城之間的中心點後,他停下馬,舉出一面早已備好的大旗。
旗色玄黑,上面繡有一朵美麗白花。
瓊花。
這段時間他在戰爭上東奔西走,這面瓊花旗幾乎成了他的標誌物。
一經亮相,立即吸引了全場矚目。
他也順勢提氣高聲大呼:“誰想回家,先到我這裡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