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3 頁)
評說
西漢的疆域在武帝後期達到極盛。這時,西漢的疆域在西北包括今天的新疆和甘肅地區,東北方向的版圖則擴充套件到了現在遼東半島和鴨綠江和渾江一帶,西南則到達今雲南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南方到達福建、廣東瓊崖。但由於擴充套件太快,建置過多,兵力和財力不能適應,加上有些地方官的苛政引起當地民族的反抗,所以以後區域性地區不得不有所收縮。除了一些區域性的收縮外,西漢的疆域基本上是穩定的,一直保持到了西漢末年。
不過,武帝連年的四面對外徵戰,特別是對匈奴20餘年的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為西漢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對內政策
武帝在對外開疆拓土的同時,也開始在國內實施改革。改革舊制是武帝一直致力追求的。武帝元朔元年的詔書上說:&ldo;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rdo; 元朔六年詔書又說:&ldo;五帝不相復禮,三代不同法。&rdo;
改革的目地當然是如何使百姓生活得富足幸福。
元光三年,董仲舒上策論三篇,史稱&ldo;天人三策&rdo;。武帝召見他並問:&ldo;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災異之變,何緣而起? 性命之情,或天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共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則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欲谷登……德澤洋溢,施平方外,延及群生?&rdo;
意思是:夏商周三代受命的根據何在? 天地之間的災異為什麼而發生?人壽的長短、人性的善惡是根源何在?如何教理? 怎樣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政事祥和、五穀豐登,使天下百姓都生活得快樂幸福?
這些問題說明他對如何治理國家考慮得很遠很深。他所探索思考的不是一時應變之權,而是國家的長治久安。
在治國思想上,武帝採用了董仲舒的&ldo;罷黜百家、獨尊儒術&rdo;的主張,開始加強中央集權,對付地方的諸侯勢力。&ldo;罷黜百家、獨尊儒術&rdo;強調獨尊儒家,廢除其它百家學說;強調君王的權利來自上天的賜予;此外,還強調實施仁政,&ldo;德主刑輔&rdo;。這是一種剛柔相濟的治國方針,在被武帝採用之後,成為此後漢朝其他皇帝治理天下的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武帝具體採取的措施首先是削弱相權。當時的丞相負責管理文武百官,實權很大,所以皇帝有時就不如丞相的權力大,這是皇帝們所不能忍受的。武帝削弱丞相權力有一個很有利的條件,就是原來做丞相的那些人都是開國的功臣,而現在他們基本上都已經年老,或者去世。武帝便利用這個有利的時機來讓眾多的儒生代替元老們,掌握國家政權,同時透過打擊丞相來加強自己的權力。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讓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孫弘來做丞相,這樣就改變了以前總是由貴族來做丞相的慣例。
隨後,為了削弱諸侯權力,頒布了《推恩令》。內容主要包括: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ldo;推恩&rdo;(也就是廣布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而且政治權力也基本被剝奪,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就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的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這樣就很自然的解決了以往諸侯與中央政府對抗的問題。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君主權力,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對地方的豪強、官吏進行監督。公元前106年,武帝將全國分成了十三個監察區,每個區叫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