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萬天隆的壞心情(第1/2 頁)
就在周嚴和朋友們吃飯聊天的同一時間,天隆集團董事局主席萬天隆正半靠在沙發上閉目沉思。 萬天隆最近心情很糟糕,比他心情更糟糕的,是天隆集團目前的艱難處境。 自從國家放開金融管制,允許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股地方性銀行和證券公司以來,天隆集團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已經取得了十三家地方性銀行的控制權,並不惜血本,成為湘河證券,天山證券的第一大股東。 利用手裡控制的地方性銀行發售金融產品,高息攬儲獲得資金,再利用控制的證券公司坐莊操縱股價,把選中的股票價格短期內拉昇,在股價高位套現離場。 透過這種手段,天隆集團已經成長為擁有千億資產規模的國內最大民營企業集團。 自視甚高的萬天隆不認為自己是個玩空手道的騙子,他的初衷也確實是想在金融市場獲得鉅額資金之後,投資實業,再用實業產生的利潤反哺金融,這樣一來,他的企業帝國就在某種程度上形成閉環,可以持續做大做強。 如同一直對外宣傳的那樣,天隆集團要服務社會,做百年企業。 奈何在資本市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萬天隆,卻缺乏經營管理企業的眼光和能力,天隆集團先後投資的酒店,現代農業,製造業,紙業,幾乎全部折戟沉沙,不但沒有產生任何效益,反倒因為經營不善,需要持續不斷的追加投入來維持。加之近期股市低迷,讓天隆集團的資金鍊有斷裂的風險。 原本按照萬天隆的設想,至少三年內天隆集團的發展重點還應該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內陸經濟欠發達省份。這些地方訊息相對閉塞,政府對投資的渴求強烈,很多官員為了拉投資出政績,膽子大到連萬天隆都自愧不如。 這種地方,一旦把天隆集團和地方政府深度捆綁,很快就會形成穩固的利益同盟。得到資金,土地,政策的一系列支援。 然而持續投資失敗,讓問天隆不得不改變計劃,提前進入江省這樣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這裡經濟活力充足,地方財政富裕,天隆集團如果能站穩腳跟,不但可以持續獲得大量的資金,而且在社會影響力方面也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更加有利於在落後地區的“發展”。 當然,這些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法制建設更健全,各級地方政府的執政能力更強,官員的眼光和素質也相對更高,天隆集團的空手道被拆穿的風險會變的很高。 這也是萬天隆遲遲不願意把觸手深入這裡的原因。但現在天隆集團資金來源幾近枯竭,萬天隆不得不提前佈局江省,以期在這裡開啟一個缺口,把手裡的死局盤活。 現在前期工作已經做完,和江省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也已經敲定。明明一切順利,但萬天隆就是總感覺心神不寧。 沒有了以往那種智珠在握的從容淡定,彷彿冥冥中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在一步步逼近。 萬天隆是個非常迷信的人,也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有其他選擇,那麼他此刻一定會終止江省的計劃。 只可惜,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允許他放緩腳步了。 萬天隆心裡自己盤算著進入江省後每步計劃的細節,覺得沒有什麼疏漏之處,嘆口氣,拿出重金求來的黃財神護身符在手裡把玩,希望菩薩保佑自己,還能像以往那樣,可以逢凶化吉。 門一響,萬天隆的親哥哥,天隆集團負責對外事務的副總裁萬昌隆走了進來,一邊把一份厚厚的資料遞給萬天隆,一邊勸道: “離桂城也就兩百公里,我們完全可以走高速過去,幹嘛非要用直升機呢?夜裡飛行很不安全,你是不是再考慮一下,冒這樣的風險有必要嗎?” 萬天隆接過材料掃了一眼,揉揉脹痛的眉心,才道:“二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人就是這樣,老百姓和商人服從權力,掌權的人又看重資本,說到底,也不過是對力量的盲目崇拜。我們要想在和政府的合作中佔據主導地位,就要讓他們相信,我們擁有他們需要的資本力量。 我們小時候爸爸總說,老要張狂少要穩,我們現在是窮要張狂富要穩啊,場面上的戲一定要做足,排場越大越好,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