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3 頁)
第二部:清明上河圖之謎
內容推薦
古董造假、字畫仿冒,古已有之。東晉時,康昕仿冒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連他兒子王獻之也辨認不出來;宋朝皇帝宋徽宗喜歡造假,仿製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銅兵器,擺在宮廷裡,樂此不疲。
在古董斑駁的紋理中,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時代的風貌,它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但可憐的人類卻只會用金錢去衡量它。
而本來一文不值的東西,精心塗抹一番,就可以價值連城;巨大的利益,令無數人鋌而走險,更有一些家族,父傳子,子傳孫,世世代代在這個晦暗不明、兇險萬狀的江湖上營生。
《清明上河圖》自張擇端獻給宋徽宗後,輾轉數十手,經歷了元世祖、文宗、徽宗、明世宗、穆宗、神宗、清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宣統,最終由末代皇帝溥儀帶到東北,13個皇帝曾將它視作珍寶,更吸引了近千年來無數膽大妄為的江洋大盜,拼上身家性命,要將它佔為己有。它四度被收入皇宮,又四度被盜出宮,直到……
許願從來沒有想過,像自己這樣的小人物,居然會和《清明上河圖》這樣的國寶車上關係,但是有一天……
翻開本書,瞭解古董行當裡的文化傳承與江湖險惡。
【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相關文:
第一章 夜半盜墓&ldo;吃現席&rdo;
玩古董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眼光,有人說是人脈,其實都不夠準確。古董這一行玩到極致,真正要講究的就兩個字:&ldo;緣分&rdo;。
所以老一輩玩古董的人,大多信命,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不強求。若是一件玩意兒跟你沒緣分,你把它強弄到手,這叫逆天而行,會招引無窮禍患,那件古玩不再是善品,反成了噬主的兇物,輕則身敗名裂,重則性命堪憂。
不過這都是老講兒了,屬於封建迷信。如今這個時代,大家接受唯物主義教育幾十年,早就不信這一套。只要有錢可賺,管它什麼規矩、什麼路數,一概以大無畏的氣魄徹底砸碎踏平。財神爺在上,牛鬼蛇神全都要靠邊站。
比如此時跟我同車的那幾個人,顯然就不是那種敬畏傳統的老派古董商人。
我現在正置身於一輛破舊的豐田九座麵包車裡頭,車裡除了司機一共只有五個人。車廂裡一直特別安靜,沒人搭訕,也沒人寒暄。那四個人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全都擺出一副拒人千里的淡漠表情,沉著臉一言不發。只有當車子猛然一顛的瞬間,他們才會飛快地調動眼神,假裝不經意地朝彼此投去銳利的一瞥。
我能感覺到,這四個人跟我不太一樣。我是城裡的小古董店主,而他們則是那種專在農村收舊貨的古董販子。這些人常年混跡鄉村,跟樸實卻又狡黠的農民打交道,所以身上帶著淡淡的土腥味和煞氣。
這車裡坐的都是誰?現在往哪兒去?我完全不知道。車窗關得嚴嚴實實,外頭的夜色漆黑如墨,根本看不清景物。只有引擎發出低沉的嗡嗡聲,表明我們正在朝著某個目標行駛。
我懶得多想,把頭靠在冰涼的車窗上,太陽穴抵住窗扣,就這麼似睡非睡。這車子走得晃晃悠悠,上下顛簸,我昏昏沉沉中浮起一種奇特的錯覺‐‐整個車廂就像是一具剛剛被釘起來的大棺槨,嚴絲合fèng,不留一絲光亮。我在裡頭躺著,外頭有十六人大槓抬著棺材一步步走過墳地,走下墓道,朝著最終的墓穴前進,前進……
對了,還沒自我介紹呢。我叫許願,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