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錢多到不敢亂花(第1/2 頁)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為期三個月的抄家行動讓李元喆手裡的財富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量。
李元喆結束抄家之旅的時候,經過他手的糧食多達近兩千兩百萬擔,各朝代的金銀銅錢合計三千六百多萬貫,土地兩千一百萬畝,各種財物、商鋪、住宅、園林的價值在一千三百萬貫左右,如此巨量的財富讓他在高興之餘也有著深深的擔憂。
李元喆在北方五道二府建立起了遍及所有縣級單位的官營糧庫,將查抄到的糧食留下了一半作為各地的糧食儲備,史書上記載的近兩年將要發生嚴重災害的地區還做了雙倍的儲備。
土地交給大唐皇家商行各地的分部轉包給百姓,李元喆只是留下了幾塊交通條件便利的地方留作建設儲備。
那些商鋪、住宅、園林也交給了大唐皇家商行運營,地段好的自己留著用,價值不高位置一般的低價租給別人經商或是居住,園林則是改成公園向公眾開放。
糧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再多的糧食也不嫌多,土地也是如此,能很好的穩定社會,糧食只要不一股腦的投入市場也不會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
可三千多萬貫的鉅款卻是讓李元喆犯了難。
原因無他,大唐的商業規模有限,沒有辦法消化這麼多貨幣。
市場上的商品有限,三千多萬貫現金流入市場,通貨膨脹立馬飛起。
可能有人會說大唐的市場上不是缺乏流通貨幣嗎?
適當投放一部分用來緩解貨幣緊缺就好了呀!
呵呵,事情沒那麼簡單,缺乏流通貨幣與通貨膨脹沒有直接的關係,至少在大唐是這樣的,因為大唐在貨幣供應不足的時候用了另一種高價值商品來當作結算貨幣——絲綢!
絲綢業養活了太多的養蠶戶和織戶,也是大唐與西方國家貿易時的硬通貨,同時又是農戶獲得貨幣的重要途徑,貿然用大量銅錢取代絲綢的那部分貨幣屬性,絲綢業必定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李元喆捨不得毀掉這一章華夏的名片,絲綢的貨幣屬性轉變為單純的商品只能靠宏觀調控慢慢來。
要想讓這些錢重新流入市場只有兩種方法,要麼增加市場上的商品供應要麼透過官方採購慢慢的消耗。
這只是花錢難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解決,李元喆手裡的技術只要有一部分轉化成產品自然而然的就解決了貨幣缺少承載其價值的商品的問題,真正難的是如何解決貨幣再次沉澱的問題。
華夏人實在是太愛儲蓄了!
無論市場上貨幣有多麼充足,用不了多長時間又會有相當一部分進入地下真正的埋在地裡的那種。
貨幣缺少的情況會再次出現。
這是採用金屬貨幣所無法避免的事情,除非是採用後世的符號貨幣,但那又是一個大坑,李元喆可沒信心玩得轉,所以暫時也不作考慮。
既然錢花不出去,還要預防貨幣沉地,乾脆就拿這些錢當做準備金開個連鎖錢莊吧。
不過因為缺少專業人才,錢莊同樣是沒辦法大規模推廣,只好在大唐皇家商行的幾個重要分行所在地開展匯兌業務。
十月中旬,李元喆處理完地方上的事務終於回到了長安。
他是一路急行軍趕回長安的,因為楊珪媚的預產期已經臨近,他想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
楊珪媚挺著肚子,在兩個強壯僕婦的攙扶下到宮門迎接李元喆。
李元喆一看到老婆行走困難的樣子,心中一酸,趕忙將她扶到玉攆上,擔憂道:“都什麼時候了還亂跑,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想想咱們的孩子啊!”
楊珪媚摸摸肚子,笑道:“又不是第一胎,看把你緊張的,孫道長說了,要我多走動走動。”
“那你也不能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