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江淮武道四大家(第1/2 頁)
昨日死的武行,名叫趙碩,江南人士。
衢州府趙家,地處江淮,位列江淮武道四大家之一,一手趙家火尖槍出神入化,名震一方。
其餘錢、孫、李三家,各使刀、劍、戟,也是江淮一帶有名的武學世家。
陸言還了解到,不僅僅是江淮之地,整個江南,稱得上武道世家的有十數餘,別的大小武館,更是不計其數。
甚至擴大至整個大宣境內,東南西北,關裡關外,大小武道世家、武館更是難以計量。
如當初面具人的北方戳腳翻子拳,就是關外武學的一大門類;至於關內,則以南拳北腿、東刀西劍、中佛,為武道之尊。
也就是南派太極拳,北派八卦腿,東方泰山繡春刀,西境太白寒光劍以及中原少林武僧道。
像是朝中的不少廠衛,本質上就出自泰山繡春刀。
陸言以前作為外行人士,並不知道這些事,但是如今卻從趙碩的生平中瞭解到,這些在武行之中,都是基本常識。
他也認識到,江湖、文武三道,以武道最盛,也最顯,州府的府衙之中都會有那麼幾個武道高手。
不僅僅是官府、世家,近年也興起不少武館,有些武館的館主以及門徒,實力不輸於傳統的武道世家。
比如說陸言就知道,京城有一家精忠武館,其子弟,昨天那名青年,一手瀝泉槍耍得虎虎生風,硬生生擊敗了對手,一位正宗武道世家出身的武行。
陸言望著趙碩的生平,本名陳碩,十歲拜入衢州府趙家習武,因其勤奮刻苦,又有天賦,被趙家特賜姓“趙”,成為趙家的旁系武行。
“原來不是趙家的血脈親族!”
陸言還納悶呢,心說這趙家人被人殺死在了京城,也不見趙家那邊採取什麼動作,畢竟衢州離京城也就一日水路的行程。
他還以為是訊息沒傳回去,如今看來,應該是趙家不願意為了一個旁系尋仇了,也說明那戳腳翻子拳的實力確實不一般。
趙碩的生平也確實沒什麼看的,就是習武,再習武,確實是個武痴,直到昨日,被面具人斬於天橋下。
生平結束之後,碑林圖浮現,陸言得到這次趙碩的獎勵。
精品六等,一身孤膽氣。
所謂一身孤膽氣,千里走單騎。
這次的獎勵是一門武道心法,講求“勢”的運用。
陸言憑著超強的悟性,理解了這門心法。
文以載道,武以借勢。
昔年有張翼德嚇退曹操大軍、趙子龍七進七出無所畏懼,都是借了勢。
這種勢,可以理解為一種戰意,不怕死傷,一往無前,從氣勢上嚇退敵人。
不同於虛張聲勢,藉著一身孤膽氣,自身氣勢就不一樣了,能使敵人氣勢自然矮一分,產生未戰先怯的心理。
陸言很喜歡這門心法,以後對付人儘量不需要動手,只需要催動一身孤膽氣,就能嚇退敵人。
畢竟先賢曾言,戰爭與武道的最高境界,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能不動手儘量不動手。
陸言掌握一身孤膽氣這門心法後,如往常一般,默誦養氣心經,入定,開始納氣。
與此同時,一牆之隔的廣和樓。
二層一間偏僻角落的廂房中,兩人低聲交談著。
“我說,放在人這麼多的地方接頭,真沒事?”
一名戴著圓頂帽留著八字鬍的瘦中年,望向對面一名刀疤青年,有些擔憂道。
看著青年桌邊的鬼臉面具和一杆攔面叟,正是當初全武行被狗咬的那位面具人。
“怕什麼?師父說過,關內有一句俗話,叫燈下黑。你既然是附近藥行的掌櫃,又常來這樓裡聽書,如今有人拜會,大可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