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張昕準備喊停的時候,方一鳴自動停下了,他踉蹌著趴在地上,好像絆住了什麼東西,接著仰面翻過來發出刺耳的尖叫。張昕和子君一前一後趕到,發現方一鳴面色如紙,渾身篩糠,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見不遠處躺著一個骨瘦如柴,凹眼凸腹披頭散髮臉色慘白的女屍,那女屍未有明顯腐爛,五官呈半維半漢的特徵,穿著看不出年代的服裝,頭上拴著條華美的額鏈。
令張昕毛髮直立的是,女屍懷裡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小孩,腦袋奇大,穿著紅肚兜,光光的腦袋僅在天靈蓋留一撮頭髮。這小孩他在第一個岔道口看到過,正是方一鳴所說的大頭嬰兒。小孩儲存得比女屍更完整,長相也是半維半漢,卻一副典型的漢族妝扮。從兩人的年齡和五官特徵判斷,應是一對母子。
小周發現,鍾教授一直緊盯著女屍半藏半露的胸部,盯了一會兒又把手伸過來,摘下一個十公分長、兩三公分寬,奇形怪狀的黑色片狀物。&ldo;天哪!&rdo;鍾教授一直黯淡的眼睛唰的亮起來,用驚詫和讚嘆的語氣問道:&ldo;子君,快看這是什麼?&rdo;
中卷(絕地追蹤)第四十九章(青銅虎符)
&ldo;虎符?&rdo;子君一眼就認出那件東西的來路。&ldo;什麼虎符?&rdo;張昕只聽說郭沫若寫了一本話劇叫《虎符》,卻並不知道虎符是什麼的東西,&ldo;是護身符嗎?&rdo;
&ldo;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由青銅或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然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儲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使用,才可以調兵遣將。&rdo;子君接過那樣東西放在燈光下仔細觀察,並用指甲輕摳外緣黛青色的鏽,&ldo;這個就是青銅虎符。&rdo;
鍾教授隨後做了相當專業的補充:&ldo;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有很多講究。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多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到了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rdo;
眼前這枚虎符平頭、翹尾,頸肋間有行篆體銘文,子君逐字念出上面的內容:&ldo;與東平王為虎符第一。&rdo;&ldo;東平王是什麼人?&rdo;張昕只恨自己文吏基礎太差。亞楠也報以疑問的目光。子君不知該如何作答,鍾教授亦面露難色,並非他們不知道&ldo;東平王&rdo;這個名號,而是很難以紛繁複雜的人物和歷史關係中確定它所指何人。
思索片刻,鍾教授以其特有的嚴謹和專注,既不失其專業高度,又儘可能說明問題的娓娓道來:&ldo;東平王這個封號起於西漢末年,第一位受此封號的是漢宣帝第三子劉宇。劉宇在公元前52年受封為東平王,他是一個驕淫無道的藩王,曾因與奸邪之輩交往和不孝罪多次受朝廷切責。劉宇事後,他的兒子劉玄繼任為第二代東平王。劉玄在位17年,因窺覷皇位事發後自殺,東平王號也被廢除。漢平帝原始元年,王莽復古,又封劉玄的兒子劉開明為東平王。劉開明在位3年去世,無子嗣位,便立侄子‐‐嚴鄉侯劉信的兒子劉匡為東平王。王莽篡位之後,劉信、劉匡與東郡太守聯合起兵,立劉信為帝,公開討伐王莽,但未能成功。兵敗後,劉信斧子均被王莽殺害,東平王族至此滅亡。&rdo;
子君捻著虎符上的文字,彷彿在自言自語:&ldo;這個東平王會是哪一位呢?&rdo;&ldo;根據我的猜測,應該是劉匡。&rdo;只要不對自己的學術權威構成挑戰,鍾教授還是很樂意回答小輩們的問題,這既可體現他的博學多識,又能磨礪面臨生鏽的記憶:&ldo;絲綢之路開闢以後,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