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沈安侯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都說不知者無罪,無論是範司空還是王二老爺都是被連累的。王老爺也沒想到沈安侯看著行事張狂,其實通情達理,更是十分感激的表示自己一定會管理好家宅,不讓範氏再做些糊塗事兒。沈安侯巴不得有人能管著這個不知道是瘋了還是傻了的婆娘,自然是連連謝過。
兩個大男人算是不打不相識,從此相談甚歡,還一塊兒喝了場酒。宮中聖人卻不知從哪裡得來訊息說沈大老爺最近蹦躂的厲害,又是拜訪范家又是接待王大人的,生怕有什麼意動,趕緊找了他放在沈家的耳目來詢問。
哪知道他的耳目早就讓反偵察超神的沈大老爺摸透了,正好透過這些人說了自己的委屈。聖人也是記得當初的舊事的,很快打消了疑惑,只范家人的小手段卻是被他在小黑帳上又記了一筆。
楚氏知道沈安侯和王二老爺談妥後也就不再過問此事。倒不是她對林菁不關心了,而是沈淞的婚期將至,如今沈家上下都忙著量屋子收拾庫房做最後的準備。
雖然沈淞只是從六品上國子助教之子,家世在京中只能算中下,可如今沈家沒分家,這就是整個國公府的喜事兒,婚禮規格被提高到了勳爵嫡子的水平來舉行。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早已按照規矩辦妥,如今只剩下了最後的重頭戲迎親。
二房喜氣洋洋的想要自己做主操辦,大房對此也沒什麼不滿。便是範氏趁機在中公要了不少銀錢物件給沈淞裝點屋子,林菁也都大方的給她了。楚氏問起時她便笑:&ldo;弟妹又不是拿來自己用,都是給大郎呢。就當咱們府上給您親孫兒的貼補,可算不得什麼。&rdo;
&ldo;你就是這般瞎大方。&rdo;楚氏口裡責怪,心中卻是高興的。她一直捧著林菁,不就是因為她向來大氣,不在乎這些錢財俗物嗎?她就不知道無論是林菁還是沈安侯都從來沒覺得中公財務以後都是他們的私產,所以才並不上心。他們更信奉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想要銀錢自己賺,想要官位自己掙。
連大房的孩子們都被他們養成了這一樣的想法,顯得從容並自信。相反的是二房就越發沒了名堂,大姑娘給了蜀王作妾,大郎被逼著日夜苦讀越發消瘦,唯有如今還被抱在懷裡的沈湛過的算是悠閒幸福。
楚氏也不是沒想過勸說和改變,可二房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她又有什麼辦法?只盼著大郎娶的新婦是個好的,能多照看他些,別讓這孩子再這麼命苦的熬下去。
沈大郎對於自己的婚事還是滿意的,雖然是孔家旁支的姑娘,但到底是嫡出,據說禮儀風度極好,相貌也十分周正,他自然在心中期待今後琴瑟和鳴攜手共度。
書童墨竹看到他出神的樣子,想了想還是出言打斷:&ldo;大郎?你怎麼停了?&rdo;他看沈淞茫然回神,指了指桌子上的書本:&ldo;老爺吩咐了,您今兒可得作兩篇策出來,再過個把時辰他就回府了。&rdo;
沈二老爺自己是個有才學的,對於沈淞的要求只會更高。除了國子監的功課,他還額外給兒子佈置了許多功課,若是能夠完成還好,要是做的差了,少不得就是一頓責罵。
沈淞其實不喜歡學問,他覺得自己不聰明,對讀書也沒什麼興趣。可這話不能和親爹說,否則輕則一頓打,重的說不定半條命都沒了。他是個聽話的孩子,只能逼著自己去背,去學,去想。
他最羨慕的是自家大伯,佳作文章張口就來,他爹拍馬都比不上。可他爹就是這麼左性兒,自己做不到沒關係,不是還有兒子麼?所以沈淞小少年的日子也越發不好過,便是過兩天就要結婚了,今日也必須做完親爹佈置的策論。
看著紙上寫了一半的文章,沈淞嘆了口氣,揭開了重新起筆。說起來國子監裡誰不羨慕他?有個好舅公,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