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捻於殲滅僧格林沁軍後,折回淮北,補充休息。為突破湘軍、淮軍的大包圍,穿越河南,進入湖北,逼近武漢。一八六六年春,復山東。曾國藩以四鎮圍堵無效,改採堤牆防河辦法,北自開封附近的八仙鎮,南至周家口,守賈魯河,朱仙鎮至開封挖河築牆以守,周家口至安徽槐店以迄正陽關,守沙河,此為西線。自正陽關東至臨河關,守淮河,此為南線。東線守運河,北線為黃河,將捻逼於山多田多的豫南、鄂北,以制其馬隊。是年秋,捻突破開封、朱仙鎮間的堤牆,東走山東,曾的防河戰略又告失敗。他亦知河防實難周密,惟以官軍馬隊遠不及捻,專恃步隊追擊,斷不能制,不得不出此下策。捻雖突破阿防西線,但為東線運河所阻,返回豫東。入
圖四:捻、天地會、苗及回之擾亂地區
三年以來,捻屢戰屢捷,賴文光終感獨力難支,孤立難久,命張宗禹西進陝、甘,聯合回眾,以為犄角,自與任化邦留於中原,因有西捻、東捻之稱。曾國藩以督師年餘無效,復為言官所劾,奏請開缺。詔以李鴻章代為欽差大臣。賴文光率領東捻,再入湖北。一八六七年一至三月,屢敗淮軍、湘軍於鄂北、鄂東。曾國藩時代,對於淮軍的指揮已感困難,李鴻章繼任,湘、淮軍意見愈深。六月,東捻於八日之間,自湖北疾入山東,破運河堤牆,走膠東。李改守膠萊河,東捻返撲不利,精銳大喪。次年一月,賴文光被俘,東捻平。
西捻張宗禹,入陝西後,大破清軍於西安附近。因受湘軍劉松山及新任陝甘總督左宗棠部的壓迫,北走陝北。聯合回眾不成,東渡黃河,入山西、直隸,謀援東捻。一八六八年二月,逼近保定,北京為之震撼。捻&ot;以走自活&ot;,亦以走疲官兵。官兵十餘萬人,不能遏其竄越,各將領彼此觀望,縱勇擾民,&ot;民仇兵甚於仇賊&ot;。而且號令不一,直隸各軍統於左宗棠,左之外尚有兩位欽差大臣,山東各軍統於李鴻章,李之外尚有兩位巡撫,李、左之間復不協和。捻一度進至天津城外,尋南走山東,屢次撲攻運河。七月,連日大雨,直、魯之交,成為澤國,捻騎不能賓士,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境。張宗禹投河而死,西捻平。
自一八六四至一八六八年,捻馳騁於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陝西、山西、直隸八省,傾湘、淮軍及數省兵勇之力,始予蕩平,雖由捻之善戰,實以官兵暮氣太重。淮軍為剿捻主力,驕逸亦為各軍之冠,所恃者實為西洋槍炮。捻亂平,太平軍方算全部消滅,自廣西舉事以來,首尾十九年。
第三節 西南與西北
鹹豐、同治兩朝,可謂多事之秋。除縱橫南北的太平軍,出沒黃、淮流域的捻與白蓮教及遍擾兩粵、閩、臺的天地會外,僻遠地區的西北、西南亦叛亂疊起,先後二十年,無一不直接、間接與太平軍相關,或多或少受到太平軍的影響。
一、貴州的苗與教
貴州漢、苗交錯,地瘠民貧,歲賦所入,僅當浙江一大縣,官祿兵餉多仰給他省。苗性強悍,素稱難治。改土歸流後,官吏貪暴,一切供應力役,悉取之於苗民。漢人復侵奪其地,重利盤剝,苗民生計陷於絕境,以致鋌而走險。嘗謂:&ot;吾輩不知何者為反,以兵來則戰,以好來則撫,飢則掠,怒則殺耳。吾不擾官,官乃擾吾,惟有強者勝耳。&ot;此為苗疆多事之主因。以往官府所恃的是武力鎮壓,太平軍起,部分戍軍他調,協濟餉銀不至,治安遂不克保。此次事變,通名為苗亂,其實苗人之外尚有夷人、回人,及更多的漢人,不過首先發難,勢力最大的則為苗人。
一八五五年,苗亂起於黔東,張秀眉為首。漢人領導的白蓮教紛起響應。白蓮教支派不一,各以紅、黃、白、青布作為頭巾、衣褂、旗號,有紅號、黃號、白號、青號之別,官方稱曰&ot;號匪&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