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赫德對於調解工作始終不懈。一八八四年底,總署對他所擬方案,表示可以接受。赫德遂命總稅務司駐倫敦委員金登幹,以交涉釋放在臺灣洋麵被法艦扣留的海關巡船為名,赴巴黎商談。一八八五年一月起,金登幹頻晤茹費禮,提出赫德的建議。一為中國批准李、福天津簡約,法不另作要求;二為立即停戰,解除臺灣封鎖;三為會議詳約,定期撤兵;四為金登幹有權先訂草約。經金登幹與法國外部司長畢樂(a billot)續議,將草約即休戰協定商就,三月二十二日獲得總署的同意。八日後,諒山敗訊傳至巴黎,國會不信任內閣,茹費禮辭職。同日,赫德來電,謂中國已接受草約。茄費禮仍欲於任內完成和議,四月四日由金登幹與畢樂將草約簽字,接著談判詳細和約。北京方面並不因諒山之捷改變態度,李鴻章謂&ot;此時平心與和,可無大損&ot;;曾紀澤亦稱&ot;如能和,中國極體面,稍讓亦合算&ot;。遂宣示中法言和,停戰撤兵。張之洞力言不可撤兵,上諭謂革約已經畫押,斷難失信,&ot;現在桂甫復諒,法即據澎,馮、王若不乘勝即收,不惟全域性敗壞,且孤軍深入,戰事益無把握,縱再有進步,越地終非我有。而全臺隸我版圖,援斷糧絕,一失難復,彼時和戰兩難,更將何以為計?&ot;頗能道出當局者於軍事勝利後仍然謀和的內情。
四月中旬,北京批准李、福簡約,法國解除臺灣封鎖,桂、滇軍及劉永福部撤回。六月九日(四月二十七日),法使巴德諾與李鴻章將在巴黎已談妥的和約在天津簽訂,即&ot;越南新約&ot;:雙方各自解散,驅逐匪徒(黑旗軍),法軍不侵中國邊境,並保他人不犯,中國不派兵赴北圻,越南華人受法保護;法、越訂約,不得有礙中國威望體面;公勘邊界,開埠通商;中國如創造鐵路,應向法人商辦相助;法人退出臺灣、澎湖。劉永福初不肯內撤,岑毓英、張之洞再三相勸,方行入關,所部三千人陸續遣散,或由滇軍收編。
這次的條約與李、福簡約無甚出入,一年來的戰爭近乎毫無意義。法國雖未得到賠款,但終於達到兼併越南的目的。中國除喪失了唇齒相依的越南,法國的勢力進入了雲南、廣西,取得了在中國築鐵路的優先權。閩海艦隊之被摧毀,證明二十年來之所謂自強,毫無實際,中國仍無力自衛。諒山之役雖曾獲勝,而不敢繼續進攻,又證明中國缺乏戰鬥決心,重啟侵略者的輕視。
六、英滅緬甸與始侵西藏
經過中法戰爭,越南之外,另一藩屬緬甸繼之喪失。舐糠及米,遂及於對外尚鮮接觸的西藏。
十九世紀中期,緬甸已為英國的囊中物,亦為進入中國後門的捷徑。法國在越南得手後,一八八五年,又自緬甸取得種種特權。英國印度總督決採對抗行動,藉口緬甸政府扣留英商木材,實行干涉,派軍艦自仰光溯伊洛瓦底江北上,兩周之內,進至緬京曼德勒,俘緬甸國王。一八八六年一月一日,宣佈緬甸屬於英國。
清廷對英、緬之爭 一如對法、越之爭,初不聞不問,及馬嘉理事件發生,始行注意。李鴻章要求威妥瑪,以後英、緬問題,須先知照中國。一八八四年,以英國謀緬愈急,曾紀澤建議招降緬北土司,推廣邊界。總署為越事所困,不敢採納。英國行將進兵緬京之時,始令曾紀澤提出質問,主由中國調處。英稱英軍行動在伸雪緬甸對英人的虐待,一俟目的達成,即與中國共商善後。曾紀澤以緬甸與中國關係,疏於越南,在交涉期間,不明言緬甸為中國屬邦,只說是貢國。又因緬甸命運難望挽回,如英實行併吞,中國可佔有八莫,以因滇邊。總署希望英國儲存緬祀,續向中國朝貢。英國初表同意,允另立緬王,管教不管政。後又變議,主由緬甸總督照緬王舊例,遣使呈議。曾紀澤仍請&ot;存緬立王&ot;,並將伊洛瓦底江劃歸中國。此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