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1/3 頁)
劉瑾一點撥,正德豁然開朗。是啊,一旦在重要位子上都安排自己人,今後哪還會擔驚害怕、受制於人?瞬間,他心頭陰雲一掃而空。正德立即頒旨,拘捕王嶽、範亨、徐智,由劉瑾取代王嶽入掌司禮監{64}兼提督團營,調丘聚提督東廠、谷大用提督西廠,張永等並管京營事務。至此,內廷中樞以及京城主要特務機構和禁衛軍,全落&ldo;八黨&rdo;掌中,一場徹底的大政變就這樣在夜幕掩護之下悄然發生……
然而,宮掖外,以為穩操勝劵的劉健對此木然不覺,他還這樣對身邊因久候無果而有些焦躁的群僚說:很快便有好訊息,大家只需再堅持堅持。(&ldo;事且濟,公等第堅持。&rdo;{65})
畢竟是書生!
正德元年十月十三日清晨,候在左順門外的百官終於看見了內使的身影,然而當宣讀聖旨時,人們卻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旨意宣佈,皇帝赦宥劉瑾等八人,並對他們的職務做出新的任命;旨意還強調指出,這是皇帝的最終決斷。
天翻地覆的激變!所有人措手不及,呆若木雞。剛才還信心滿懷的劉健,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現場一片寂靜,沒有激憤,甚至連一點騷動也看不見,因為事情以人們最不可能設想的局面畫上了句號,就像對弈的時候對方弈出匪夷所思的一招,而這一方根本就沒有準備好下一手‐‐‐棋局戛然而止!剎那間,從劉健到百官,個個像洩了氣的皮球,他們臉上布滿迷茫的神情,就那樣,稀稀落落地各自散去……《武宗實錄》簡短地記述了當時場景:&ldo;明早,健及【韓】文等率九卿、科道方伏闕,俄有旨:宥瑾等。遂皆罷散。&rdo;{66}
朱厚照:一不留神當了皇帝 朱厚照:一不留神當了皇帝(21)
然而與現場的平靜截然相反,正德元年十月十三日清晨所發生的,實際上是大明帝國一場猛烈的政治風暴。《明史》在敘述這個時刻時幾次用了&ldo;大變&rdo;一詞,如:&ldo;頃之,事大變,八人皆宥不問,而瑾掌司禮。&rdo;{67}&ldo;八人各分據要地,瑾掌司禮,時事遂大變。&rdo;{68}這場風暴,徹底扭轉了整個正德朝政治航船的方向,它至少直接帶來三個後果:第一,久經敗壞而好不容易在弘治年間恢復起來的文官政府,重回形同虛設之狀態;第二,宦官和近幸勢力再度崛起,為以後貫穿整個正德朝的&ldo;豹房政治&rdo;奠定基礎,並構成真正的權力中心;第三,對朱厚照來說,則再也不必&ldo;戴著鐐銬跳舞&rdo;,從此無任何力量能予其約束和制約,從而大可隨心所欲展示&ldo;個性&rdo;,近乎&ldo;完美&rdo;地完成他古今第一&ldo;浪帝&rdo;的生涯。
政變中的人物和餘緒
政變發生當天,&ldo;健等知事不可為,即日疏辭政柄&rdo;{69}。
這是繼上月鹽引事件後,內閣第二次全體請辭。僅隔一個月,朱厚照就完全換了個人,他不再被內閣辭職所嚇倒,相反,他愉快而迅速地批准了這一請求。
照慣例,內閣輔臣這樣級別的人物提出辭呈,皇帝就算內心十分樂意,也不宜立即應允,至少要來回折騰三四次,以示挽留。但這一次,朱厚照卻徑直批准‐‐‐內閣三巨頭中,唯一未準退休的是李東陽,這當中以及李東陽其人都有些故事,我們稍後再敘。
塵埃落定,主要當事人此後的遭際各不相同。
劉健:一代名臣,年高德劭。弘治十一年起任內閣首輔,&ldo;竭情盡慮,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