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不過,朱元璋對南京並非情有獨鍾,不代表他會選擇北京。在南京以外的數種考慮中,北京不在其內。朱元璋以光復漢族文明的英雄自居,他身上有著濃厚的民族主義氣息,這在當年他以徐達為統帥發軍北伐發布的文告中表露無遺:&ldo;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雪中國之恥。&rdo;{125}朱元璋提的這些口號,連清末革命黨人也還在用。他是以中國被元蒙統治為恥辱的,而元大都則正是這樣一個象徵,所以在滅元之後,他特意將大都改名&ldo;北平&rdo;,取其&ldo;平定北虜&rdo;之意(無獨有偶,清亡後,國民政府亦將北京改名&ldo;北平&rdo;)。基於這樣的思想根源,朱元璋斷不肯將他的漢族政權中心設於曾經的恥辱之地。同時,他在南京、開封、洛陽、長安之間斟酌,亦是沿怎樣才能更好地繼承&ldo;中華之統&rdo;這一思路來做定奪。考慮開封,純粹因為它是明以前最後一個漢族政權的所在地(南宋的臨安屬於淪陷之後的偏安之地,不算數),但從地理形勢和位置考慮,實在不佳,故而放棄。洛陽、長安,則是千年來&ldo;中國&rdo;最正統的建都之選,朱元璋很想延續這樣的歷史,但也因種種原因而放棄。
偽君子朱棣 偽君子朱棣(36)
最後定於南京,可以說是朱元璋既堅持恢復&ldo;中華&rdo;、又&ldo;與時俱進&rdo;通盤考慮的結果。除了地理與&ldo;王氣&rdo;這方面的考量(對此,劉基、陶安、葉兌、馮國用等許多人,早就做過各種論證,說金陵虎踞龍蟠,兼有長江天塹,相當得天獨厚),金陵自三國時代以來,也有多次做國都的歷史,而且除了曾被蒙古人統治,大部分時間沒有淪於異族之手,&ldo;中華&rdo;文明傳統儲存得比較好一些。至於&ldo;與時俱進&rdo;,實際自唐代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乃至文化重心,都已南移,從黃河流域移至長江流域,商周秦漢之際北方的發達與繁盛,已然不再,南方,尤以長江三角洲地帶為中心,漸成中國財賦之區和主要物產地,所謂&ldo;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集散地】&rdo;{126}。如抱著舊理不放,仍將國都建於長安、洛陽,固然頗能體現&ldo;中華&rdo;光榮傳統,但以古代交通之不便,空耗物力與民力的問題將是嚴重的。所以,明定都南京,是順應歷史變遷之舉,有其必然性。此後,從明、清、民國至當代,國都之選始終在北京、南京兩地之間,客觀地說明瞭南京所具有的這層意義。
此外,還有一點。
定都南京,直接反映了朱元璋立國、治國的基本理念。朱元璋雖很願意以民族復興英雄自居,卻並非一個頭腦狂熱者,更非好戰黷武之徒。他的思想,混合了漢族中心主義的自大與閉疆自守這兩種因素,而有趣的是,這兩種因素把他推向一個結論:中國‐‐‐此時&ldo;中國&rdo;的含義基本是指傳統上的漢族國家‐‐‐應該做的,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好日子。漢族中國的擴張,在漢唐兩代達到頂峰,此後不僅喪失了這能力,似尤缺乏這樣的興趣。宋代版圖是歷來統一的中國最小的,也許因無力擴張。但朱元璋終於憑藉武力擊退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依勢而論,他本極有資格以政治軍事強人的姿態,做一番開拓疆土的美夢,但是他卻選擇了偃武修文。{127}他鄭重地在親自頒布的《祖訓》裡申明他的考慮,並要求子孫後代遵行不悖。他是這樣闡述其理由的:
四方諸夷【野蠻人】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邊緣、侷促而可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其地窮瘠】,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其人文落後】。若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