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嘉靖:萬歲,陛下 嘉靖:萬歲,陛下(30)
眼下,張璁變成了當初的楊一清,於是嘉靖馬上也給他找來一塊絆腳石,就像當初他本人是楊一清的絆腳石一樣。此人即夏言,一顆冉冉升起的政界新星。他在一年內,由給事中升為侍讀學士,再升禮部尚書,升遷路線儼然張、桂翻版,速度卻更快,人評曰&ldo;前此未有也&rdo;。如此重用的效果,讓夏言也像當初的張璁一樣,自我感覺極好,不可一世。張璁自然要反擊。這兩個人鬥來鬥去,其間張璁幾起幾落,漸漸,將原先的心氣銷蝕殆盡,最後可以說死於嘉靖的折騰。
但是,張璁掌閣時代,嘉靖尚未將他拉一個打一個、令其自相掣肘、隔岸觀火、隔山打牛、借刀殺人這套組合拳,使到極致。在退居西苑之後,他才亮出壓箱子底的真功夫,從夏言到嚴嵩,再到徐階,三代內閣在他的匠心獨運之下,鬥得天昏地暗,精彩紛呈,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非亡即敗,再能翻筋斗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這當中,嘉靖運用之妙、拿捏之準、思慮之細,都讓人嘆為觀止。
以下就以嚴嵩為主角,加以描述。
嚴嵩的悲喜劇
由於受舊小說舊戲影響,大家都把嚴嵩當做大奸臣,他在這個行列中的身價屬於最高階別,跟趙高、李林甫、秦檜齊名。很多中國人的歷史知識,是從舊小說舊戲裡來的,我曾經也是。有一套《京劇彙編》,記得有三十多冊,裡面有成套的列國戲、三國戲、唐宋戲等,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全部讀下來,還不止一遍,基本上我對中國歷史的瞭解就從這裡起步。以後再去讀史書本身,發現不單人和事方面存在不少出入,舊戲的歷史觀更成問題,是非褒貶很值得推敲。這位嚴分宜(嚴嵩是江西分宜人,那時官場上有以籍貫代稱其人的習慣,所以很多書上都叫他嚴分宜)遭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小說戲劇感染力強、傳播快而廣,以致現在人們一提起他就想當然地相信《打嚴嵩》裡塑造的那樣一個人,不再費心去細讀各種史料。
以史書方式確定嚴嵩為&ldo;奸臣&rdo;的結論,是滿清統治者做出的。清代初年修《明史》,最終把嚴嵩列在《奸臣傳》裡,從此嚴嵩不得翻身。然而,修撰過程中,史館諸臣對此有過激烈辯論。阮葵生《茶餘客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場景:
李穆堂紱,記聞最博,而持論多偏。在明史館,謂嚴嵩不可入奸臣傳。纂修諸公爭之。李談辯雲湧,縱橫莫當,諸公無以折之。最後,楊農先椿學士從容太息曰:&ldo;分宜在當日尚可為善,可恨楊繼盛無知小生,猖狂妄行,織成五奸十罪之疏傳誤後人,遂令分宜含冤莫白。吾輩修史,但將楊繼盛極力抹倒,誅其飾說誣賢,將五奸十罪條條剖析,且辨後來議恤議諡之非,則分宜之冤可申。&rdo;穆堂【李紱】聞之,目眙神愕,口不能答一字,自是不復申前說。{66}
李紱跟嚴嵩有老鄉關係,但他之於明史館&ldo;單挑&rdo;群僚,卻並非感情用事。一則個性使然,不隨同流合,更因他&ldo;記聞最博&rdo;,對史事瞭解較多。所以,就嚴嵩是否入《奸臣傳》一事與大家舌戰時,&ldo;談辯雲湧,縱橫莫當,諸公無以折之&rdo;,都說不過他。然而,當楊椿發表一番議論後,李紱卻突然緘口不言,就此放棄立場。
為什麼?楊椿究竟說了什麼而令李紱默然?
關鍵就在楊椿提到的楊繼盛事。楊繼盛是徐階門生,他在嘉靖三十二年上疏猛烈攻擊嚴嵩,列出五奸十大罪,這篇文章名為《請誅奸臣疏》。嘉靖得疏大怒,認為表面劾嚴,內裡是沖他來的。下獄,嚴刑拷打,於嘉靖三十四年處死。嘉靖晚年,嚴嵩倒臺,再後來嘉靖崩,他兒子隆慶皇帝繼位,&ldo;恤直諫諸臣,以繼盛為首。贈太常少卿,諡忠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