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第1/2 頁)
跟英豪相比,英傑在古宅當大管家,顯得舒坦多了。頂個管家的名分,其實沒有多少事歸他管。租子大都是自動交上來的,剩下欠租的沒有多少戶,古典主張,兵荒馬亂的年景,更無須逼得欠租戶砸鍋賣鐵。英傑無須仿照李元文,挨家挨戶斂那三升半鬥糧,源自古典要求自己像個真正的善人。善人要善於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兵荒馬亂的年頭,佃戶們正需要古善人雪中送炭。
一年之中,收租子並非管家最重要的活計,在古宅,頂累人的當數一年一張揚的廟會。由於老王爺的過世加上小鬼子攪局,廟會辦不成了。欠租戶往年仰仗在廟會上拔份可以獲得減免,廟會辦不成也造成佃戶的負擔。古典是這麼想的,可是商家們不這樣看,辦廟會古宅得名聲,掏銀子卻是大小買賣家的事。所以說,每年的廟會商家並非多麼積極,可是沒有廟會買賣又蕭條,真是怎麼都不舒服。
最舒服的當然就是英傑啦,偌大的宅子養他一個大閒人,至少吃穿無憂,每天可以大松心的睡懶覺。伙房留下一個順子,這個順子最膩歪伺候英傑,人家吃早晨飯他叫吃早點,叫嘛倒沒關係,早點你可早點起來吃呀,他沒準點總得伺候著。起初的日子,英傑起來洗涮一通,好歹吃口指望著中午這餐。古宅卻跟莊戶人家的習性一樣,中午飯只是象徵性填補一下,沒有正經的飯菜。慢慢英傑習慣了鄉下的生活方式,基本隨著古宅早睡早起了,為了一日三餐他也得早睡早起。
早早起來並沒有多少正經事,多半幫著古典分析一下時局,沒有報紙沒有廣播,訊息來源多是街頭巷尾的議論,分析也是瞎分析。古典白天多數時間悶在客廳看他的古書,他認為那裡面埋藏著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特別是當前,應急的對策和智慧都在裡邊哪。每逢古典看書的時候,英傑到上房跟孤寂的羅氏嘮閒嗑,淨講些王府的故事。譬如王府的規矩啦,福晉、格格吃嘛穿嘛啦,貝勒爺如何娶妻納妾啦,都是羅氏聞所未聞的稀罕事。加上英傑儀表堂堂善於表達,頗受羅氏的賞識。羅氏跟英傑親近,古典並不反感,他覺得這樣利於羅氏開化,同時也免得英傑沒事幹顯得寂寞。
每當古典看完書有了心得,便跟英傑交流,閒暇時指點英傑舞劍。英傑對古文不感興趣,對耍槍弄棒倒很有悟性,漸漸對習武發生了濃厚興趣。古典覺得這是好事,每天吃過晚飯休息一會,二人就在院子裡各種兵器都摸一遍。
英傑最感興趣的還是舞劍,這天已經練了會子了,英傑耍了兩個劍花躍起身子,使了個哪吒探海收勢,&ldo;時候不早了,今天到這兒吧,你老也該歇著啦。&rdo;
古典很滿意英傑的進步,誇讚道:&ldo;行,有點底子了。這年頭藝不壓身,要是肯吃苦,我這點兒玩藝兒就不留著了。&rdo;
英傑:&ldo;你老肯傳授,豈不又辦了件大善事,正好把我的一身贅肉練下去。&rdo;
古典莞爾一笑,&ldo;劍術之道講究輕翔靈動,熟極而流,得擱長工夫,心急叫不了熱豆腐。這裡面的學問,不在招式上而在氣運上。再深一步說,儒家的中正平和、佛家的超凡脫俗、道家的天人合一都在裡面。你慢慢咂摸,越練越覺得學問大,行,歇著吧。&rdo;
老劉頭用銀盤託著熱毛巾過來,&ldo;老爺,管家,擦擦汗。&rdo;
古典擦著汗對老劉頭叮嚀:&ldo;這些日子睡覺輕醒點兒。&rdo;
&ldo;是嘍,老爺。&rdo;老劉頭總是話不多,聽不到一個字的廢話,接過毛巾退下了。
英傑受到古典的鼓勵,待古典進屋又乘興展勢,一路三環套月,燕子抄,左攔右掃。一套招式畢,方持劍歸原。英傑正準備進屋,見老劉頭提著氣死鬼的燈籠從後院巡視過來, &ldo;夜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