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還有,宇文士及的妹妹宇文昭儀可以說在後宮中也有一定地位,李世民在後宮中不是很得力,因此,他應該很是拉攏宇文士及和他妹妹的。演義中(我指的是小說《隋唐演義》,不是《說唐》)宮門帶發生後,李世民寫詩辯冤,解詩者即為宇文昭儀。這個是小說家言,但我覺得事實上宇文昭儀的確是幫著李世民的,只是由於張、尹二人更得寵一些,因此收效就不如李建成了。說到宇文士及好的地方,那就是他&ldo;撫幼弟及孤兄子,以友愛見稱,親戚故人貧乏者,輒遺之&rdo;,以及他的謹慎。贊曰:&ldo;士及通變謹密&rdo;,亦為一時之稱。
【封德彝】
下面一個說說封倫吧,也就是封德彝。
封德彝的情況比較複雜。說是建成的人吧,但他絕對幫了李世民很大的忙,不然不會前後賞賜以萬計,而且還讓李世民一直把他當心腹;說是世民的人,也不對。《舊唐書》中有一句話,&ldo;時高祖將行廢立,猶豫未決,謀之於倫,倫固諫而止&rdo;,止的是誰呢?我覺得所指當是李世民,這樣無論於語法還是語句上下文的意思都比較連貫。
封倫的陰持兩端是很著名的了,不少作品中都安排了他一頭給李世民出主意,一頭又維護建成太子地位的事。但這實在不能怪他,因為如果走錯一步,那可是要賠上性命的。舉個例子,一般人們都認為楊修是曹植的人,但實際上楊修也並非不想結交曹丕。曹丕曾送楊修一柄劍,說明曹丕也有意拉攏他。不過文人氣質的曹植和楊修更投合一些。後來楊修終為曹植所累,死前於此也不無怨悔。封德彝比楊修可是老道多了,不但陰持兩頭成功實現,而且還不露痕跡,至少是瞞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能做到此的,古往今來人可不多,封德彝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人也是一種人才,只是這種人才就不必太多了。
以上這幾個人,都是隋朝舊臣。若說起來,其實還有很多,像裴矩、屈突通、虞世南等等。裴矩上面提到了,一直是個中間派‐‐所謂中間派,不反對李世民,也不支援李世民,也就是安於現狀了,安於現狀實際上就是支援李建成。最後裴矩在事變發生之後表現比較熱心,當是一種政治投機。裴矩還有一個特點,按司馬光的話說就是佞於隋而忠於唐。而屈突通則是忠於隋而又忠於唐。那麼忠於隋的話怎麼最後降唐了呢?看來還不是死忠的那種。屈突通比李淵還要大些,算來是李世民爺爺輩的人了,但在李世民手下卻很是聽話,而且很得信任。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是派他去洛陽鎮守。還有虞世南、歐陽詢等人,他們是書法家,只怕對政治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此外還有個蘇世長,倒有些像是魏徵的先驅,但對他的評價卻有一個字是&ldo;詐&rdo;,李淵就說他&ldo;卿好諫似真,其心實詐&rdo;。蘇世長有一件事實在是很好笑,就是他在陝州的時候,他的屬下貪汙而他卻無法禁止,於是在大街上命人鞭撻自己。結果那位鞭者好不給刺史大人面子,心裡討厭他的詭詐,於是痛下毒手,居然鞭出血來了。就這樣蘇大人一邊大呼小叫著一邊在旁觀者的笑聲中逃走了。
初唐大臣眾生相(上)(5)
這些人當初和李淵同殿稱臣,有些人甚至比李淵的官還要大。如今金殿之上面對當初的同僚,不知會做何感想呢?
初唐大臣眾生相&iddot;中
初唐大臣眾生相(中)(1)
上篇裡主要寫了很多隋朝舊臣,那麼除了他們,還有一些是跟著李氏父子在晉陽起義的功臣,除了劉裴之外,還有溫大雅兄弟、唐儉、長孫順德等等。
【溫大雅兄弟】
溫大雅最有名的就是他寫的《大唐創業起居注》。現在很多人說&ldo;起兵時李淵是多麼的勇武,而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