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在諸多將軍中,李世民似乎最願意帶著尉遲恭一起闖蕩沙場,一方面說明尉遲恭確實非常勇武,另一方面,在諸武將中,尉遲恭和秦王的關係似乎是最好的了。可能性格上有相通之處吧,因此比較投機。可以說,尉遲恭是絕對的秦王死黨,他可以為了秦王一句贊馬的話跑到敵陣中去奪馬。只不過面對太子那車金銀不大會變通。李世民說把金子收下來然後順便打聽情報固然是妙招,但真要這麼做的話,只怕有點解釋不清‐‐畢竟尉遲恭是個武將,哪裡有那麼多心眼兒……既然敬酒沒吃,後面肯定就是罰酒了。在獄中很是受了些苦,終於在李世民的求情之下出來了。於是出來之後的尉遲恭非常積極地勸李世民下手,並最終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了李元吉。
初唐大臣眾生相(下)(3)
但是,在以文治國的貞觀年間,尉遲恭卻有些有力無處使了,也許還很有失落感。有一次在宴會上居然動手打人,打的還是江夏王李道宗,可以想像,李世民得有多生氣。不過還好,闖了這麼大的禍也只是批評教育了事,算是警告處分吧。不過李世民居然提起劉邦來,這個是滿嚇人的‐‐只是他不知道日後還有個名叫朱元璋的小夥子,比劉邦那是狠得多了。那麼,話已至此,任誰以後都不能再犯,所以尉遲恭後來安安心心地過起了舒服日子,據說是信起佛來。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說是某座寺院,裡面還有供奉尉遲恭的塑像。印象中的尉遲將軍黑不溜秋,五大三粗,金剛怒目,威武猙獰……總之,是受了門神畫的影響。然而看那塑像,黑確實是黑,但是面目卻很周正,雖則剛武,卻並不野蠻粗魯,當時吃驚不小呢。
【秦瓊】
民間年畫中的程咬金
忽然想起秦瓊來,這本來是唐史中挺平常的一位將軍,不知怎麼到了演義裡就一下子那麼威風起來,而且還編出了那麼一個不平常的來歷,以至於現在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事實上,秦瓊的爸爸多半不是來自於陳朝,而羅藝的妻子姓孟,當然不會是小說中寧夫人的妹妹。選這樣一個人來神話,實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秦瓊確實非常驍勇,在美良川,曾大破尉遲恭,也就是&ldo;三鞭換兩鐧&rdo;故事的原型。但秦瓊比較平和,在秦王府中沒受到什麼迫害,不像尉遲恭、程知節他們又是入獄又是調走。貞觀中,秦瓊多病,他把原因歸於自己當初流了太多的血,這放在今天覺得有些好笑,但古人也許就是這樣想的。看《紅樓夢》裡襲人有一次吐血,就以為自己是個廢人了。如果拉他們到現代來獻血的話,他們一定嚇得夠嗆。
【程知節】
李靖像
和秦瓊常在一起的還有一位程知節,就是演義裡那個草胞程咬金了。小說的力量真是無窮,這本來差不多的兩個人(感覺程知節更勇猛一些),結果經過演義的改寫,一個成了天神一般,一個則是令人哭笑不得,甚至他敢拿李世民做人質交給尉遲敬德。他和秦瓊早年都在來護兒手下為將,後來都在瓦崗,瓦崗失敗後也曾短暫地投奔王世充,奈何程知節認為王世充是個老巫婆所以不願久留,於是兩人陣前又一起投奔了唐軍,後來又一起成了秦王的護從人員,一起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就是沒有在一起死,程知節活到了高宗時期,結果老將軍又掛了一次帥,卻是以失敗告終,於是被罷官。儘管後來又封他為岐州刺史,但老邁的將軍很有自知之明地主動辭職了。其實程咬金比秦瓊更忠於李世民,當李淵要把他調走的時候,他說就是死也不走。秦王就是憑藉這些忠心耿耿的屬下才取得了政變的勝利,由此可見,李世民得人心的&ldo;手段&rdo;十分高明。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