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消除潛在的結構性風險(第1/5 頁)
蘇婉晴沒說話,扭頭看著大女兒沐清雪。
沐清雪放下快子,聲音冷澹:“古時候把女人當做私有物,付了彩禮之後相當於把人買走,基本上和孃家沒什麼來往,這種惡俗代表的含義想想就讓人覺得噁心,早就該取締,也不知道怎麼流傳到今天的。”
對於沐清雪這番話,張元並不感覺意外。
雖然和沐清雪接觸較少,但同一屋簷下住了好幾年,深知沐清雪表面清冷,隨性,但骨子裡傲得很。
張元說道:“自然是利益驅動。
彩禮少則萬,多則十萬。
接新娘上車給個幾千,新娘下車再給幾千,改口費再給幾千幾萬,不給就是不尊重傳統,不給就是不愛。
大帽子一扣就有一大筆錢入賬,很多利益方會認可這種傳統習俗。
如果賺不到錢,就像一些傳統文化不被市場認可,就會被市場淘汰。”
沐清雪澹澹道:“古時候彩禮是買斷女方未來,如果女方家庭足夠強勢,就會拿出與彩禮匹敵的嫁妝,讓女兒在夫家有一定地位,不至於矮男人一頭。
我沒記錯的話,咱們這裡以前彩禮只有一萬多塊,也就是討個彩頭,圖個開心。
雖然彩禮這個成為有點噁心,但社會變化之後去其糟粕之意,把它看做一個彩頭,也還能接受。
但這些年彩禮越漲越多,已經漲到普遍十幾萬,一個普通家庭中年夫婦一輩子也就攢這麼多錢。
反觀嫁妝沒怎麼漲,也就意思一下。
而國內傳統是女方家庭好直接招上門女婿,除此之外大都是男方下娶,女方上嫁,大部分婚姻都是男方家庭比女方家庭好。
這也就意味著男方娶親要砸鍋賣鐵給彩禮,辦婚宴,女方嫁妝還是一如既往意思一下。
而彩禮和嫁妝都是女方婚前財產,這樣一來彩禮性質又回到千百年前封建時期,一結婚女方天然矮一頭。”
張元想了想,不置可否:“我基本沒見過誰收了彩禮會覺得矮人一頭的。”
沐清雪臉色凝重:“這就是根本矛盾之一!
男方付了大額彩禮娶媳婦,有天然心裡優勢,認為自己高一頭,可以命令女方做事,女方也應該主動端茶倒水伺候。
但資本方一直吹捧女性,再加上男多女少,女性在年輕時期享受更多性別紅利。
比如一個十幾歲二十多歲普通女生,她被追求的次數會遠遠多於一個十幾歲二十多歲普通男生。
再比如一個二十多歲男生,你一個月賺兩千三大家都把你當吊絲,在網上就是廢物,你一說收入女生會離你遠遠的。
但二十歲女生一個月賺三千,大家會覺得很正常,如果女生會賣萌,男生還會覺得可愛,一大堆人追。
這就導致年輕女生很容易產生一種高高在上心態,又衍生一系列問題。
比如會有人問:女生一米六等於男生一米幾,女生一個月三千等於男生一個月多少。
在一些女生眼中,一米六就可以和一米八匹配,月入三千就能和一萬匹配,因為她們談戀愛時就是這樣。
然而事實是——
一米六就是一米六,就是比一米七矮!
三千就是三千,當不了一萬花!
但很多人被紅利矇蔽雙眼,看不清或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這就導致她們不認為男方是供養著,也不認為男方付出什麼代價,認為收彩禮是應該的,也不認為自己矮人一頭,至於伺候男方一家老小想都別想。
男方敢說什麼,這邊上來就是生孩子警告一次,免費保姆二次,爸媽養了十年三次,孩子跟你姓四次,女人是用來疼的五次一大堆理由。
然後過不下去,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