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清宮檔案揭密 > 第68頁

第6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仙行盡以劍證道之葉凌虎嘯乾坤:萬物傳奇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黎橫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天上掉下一個小神仙九世仙戀青雲仙夢張悅的逆襲家族修仙:從青元陳氏到舉族飛昇開局乞丐逆襲成大佬我,大玄逍遙侯,劍道魁首!獸世:一個儀式師的成神之旅絕世魔醫,神帝別追

清代宮中除了患病時由御醫開方用藥外,對於日常防病的方藥也甚為留意,無病、小病、換季之時,常用方藥製成丸藥服用,以達到預防與調理之功效。其實這些方藥與民間家常小方相似,但就是因為宮廷成藥是以皇帝、妃嬪為主,毫無疑問,為他們提供的藥品質量應該是上品,具體體現在:選藥地道,炮製得法,製作精細,所謂&ldo;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省物力&rdo;的原則在宮廷中得到無以復加的體現,療效自然就高。僅以清暑益氣丸為例,嘉慶朝華妃&ldo;素有氣血兩虧舊症&rdo;,嘉慶八年(1803)五月初七日經御醫塗景雲、張鐸診治,認為&ldo;時屆暑令,議用清暑益氣丸補氣養血,除濕健脾,長服調理&rdo;。其方為人參六錢,葛根五錢,五味子五錢,灸芪八錢,青皮四錢(炒),澤瀉一兩,蒼朮五錢(炒),麥冬一兩,焦白朮一兩,神曲一兩(炒),黃柏五錢(酒炒),陳皮五錢,歸身一兩,升麻三錢(灸),灸草二錢,合為一起,研成細末,再製成蜜丸,重三錢,每天早晨服一丸,開水送下。御醫開出此方製成丸藥用於華妃,暑日常服,既補氣養血,又可清熱益氣,防病治病兩兼顧,實為妙品。

第四部分

第69節 御用藥材

皇帝看病、吃藥非同小可,御藥、御藥材的採購同樣重要。清宮對御藥、藥材的採購和管理有極為嚴格的制度和規定。按照清宮的規定,宮內設有御藥房,是採購、保管、供應宮中藥品的專門機構,也是太醫院專門的藥庫,由專門的管理大臣負責,還有主事、司員、庫掌等官員。配藥的叫&ldo;蘇拉醫生&rdo;,其實就是差役,有四十四人,還有招募的&ldo;民間醫生&rdo;十七人。時至今日,宮中御藥房仍給我們遺留下不少珍貴的實物,如當年宮廷備用的牛寶、馬寶、猴寶、狗寶、蜘蛛寶等罕見的名貴藥材,同仁堂製作的藜峒丸、紫金錠等藥物,(圖四:同仁堂製作的藜峒丸、紫金錠成藥)有設計精巧、攜帶方便的藥袋、藥櫃,早期西洋傳教士進獻給康熙皇帝的西藥和葡萄酒。從當年御藥房配製丸散膏丹的器皿和模具來看,西醫科學在太醫院已經廣泛應用,如大型精細的人體解剖模型,化驗用的顯微鏡,消毒用的蒸汽發生器,以及近代的一些西洋成藥等。

清王朝的宮廷用藥十分龐雜。除皇帝、妃嬪等外,還有大批太監、宮女、侍衛等,總計萬人以上,這些人的醫療保健用藥量已經很大,再加上皇帝隨時賞賜群臣和急用的藥品,其需求量更是十分驚人。而且對藥材的品質要求非常講究,要求如此嚴格的這麼多藥材,又從哪裡來呢?

當然,皇帝要採購多少好藥材也不是一件難事。為了確保藥材的數量與質量,清廷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規定。凡是出產藥材的各省,每年必須按規定由藥商給皇宮進送藥材,並且在這些省區安排專門的官員承辦。如康熙十三年(1674)浙江布政使陳秉直就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辦理宮中藥材。

各省督撫大吏,為了討好皇上,將當地一些上乘藥材,每年按例向宮中進貢,如雲南的茯苓,廣東的桔紅,四川的冬蟲夏草等等。此外,遼寧、吉林等地山中產參,全部被清廷所控制,不得隨意私挖。入山採參,要經戶部發給信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許可證,否則按違法論處。可想而知,平民百姓有病哪能用上好藥。

御藥材的採買主要來自北京一些藥商,這樣就更為方便、快捷。根據清宮檔案記載,北京同仁堂就是供奉宮中御藥的重要商號。雍正元年(1723)《上諭檔》記載,雍正皇帝欽定:&ldo;同仁堂供奉御藥房需用藥料和代制內廷所需各種中成藥。&rdo;並規定每三個月進藥一次不得有誤,歷年如此,直至清末近二百年。每次進藥情況都有詳細記載,如道光二十年

目錄
我,捉鬼師,千里追妻[重生]修仙架空:山野小子的坎坷人生路你好,198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