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清宮檔案揭密 > 第148頁

第14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仙行盡以劍證道之葉凌虎嘯乾坤:萬物傳奇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黎橫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天上掉下一個小神仙九世仙戀青雲仙夢張悅的逆襲家族修仙:從青元陳氏到舉族飛昇開局乞丐逆襲成大佬我,大玄逍遙侯,劍道魁首!獸世:一個儀式師的成神之旅絕世魔醫,神帝別追

為了保證炮製的質量,按照宮中御藥房的規定,同仁堂派有專人承辦內廷用藥這一皇差,承辦人持有內務府頒發的專用&ldo;腰牌&rdo;,以便隨時進出紫禁城。由於有了這份官差,可以進出宮禁之地,又是進奉藥物,出不得半點差錯,所選之人必須非常可靠,這就要求擇人十分謹慎,審查也十分嚴格。同治四年(1865)四月三十日,因同仁堂藥商張洪病故,招新商張景雲頂替時,由同仁堂擔保,送御藥房驗明身份,才發給腰牌。

第四部分

第70節 伴君如伴虎的御醫

清代皇帝、嬪妃日常的醫療與保健,都離不開御醫,御醫除指在太醫院任職的醫官外,還應當包括那些地方舉薦入京,供奉內廷的名醫。他們侍候於君王左右,為&ldo;至尊&rdo;診治疾病和日常保健,遇有疑難大症,朝野矚目,責任極重。可是清代歷朝皇帝、妃嬪大都養尊處優,每餐必膏腴雜陳,脯醢並存,像這樣的生活方式,自然有損健康。身貴體弱,得病便不易治癒,反而責怪御醫無能。御醫進宮供職,有時須對內府官員、太監等施以賄金,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會從中作梗,處處設定障礙,因此,即使是那些精於醫術的太醫,由於多方掣肘,也難一展身手。有的偶然幸中,醫治見功,雖賞齎有加,榮耀異常,似乎可以平步青雲,其實未必。甚至恩賜所得,尚不夠賄賂之所出。加上宮禁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政治風雲,變幻莫測,有時太醫則是首當其衝,難以逃脫。一藥誤投,生死所繫,出了事故,要遭殺身之禍。所以有些名醫把應召入宮視為危途,甚至聞訊遠遁,希望能夠一跑了之。真正官運亨通的太醫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民間流傳著&ldo;御醫難當&rdo;、&ldo;伴君如伴虎&rdo;的說法,並非虛言,可其中甘苦,人們又知道多少呢?

現僅舉數例,御醫的甘苦就可略知一二:

(一)宮中治病,皇家對於療效至為強調。倘若治療效果不佳,皇帝常予以嚴詞申斥,重則受到嚴厲懲處。如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一月二十四日,太醫院院使孫之鼎等奉旨治療正黃旗內大臣頗爾盆痔漏復發症,病勢已竄至左右臀,內通大腸,散發一股惡臭,濃血每天可流一碗,病情十分嚴重。孫之鼎等御醫束手無策,只得如實奏報。康熙帝對此非常不滿,在孫之鼎所呈的奏摺上硃批:&ldo;庸醫誤人,往往如此。&rdo;如此一批,御醫又如何經受得起。乾隆二十年(1755),太醫院院使劉裕鐸領旨治療侍衛內大臣伯依勒慎傷寒發疹之症,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加重,劉裕鐸急忙上呈奏摺報告皇上。乾隆帝聞訊,立即降旨內務府總管大臣王常貴:交給他們一個病人都治不好,你提防著點,去守著他們,看是如何治病的。顯然乾隆帝極為不滿。又如光緒帝死前一年間,因病情複雜,太醫久治不愈,而光緒本人又怨天尤人,時常對御醫惡語相加,發洩不滿。光緒三十四年(1908)他在自述病原中諭示:&ldo;近來耳堵鳴響,日甚一日,幾不聞聲,屢服湯藥,寸效全無,名醫伎倆,僅止如此,亦可嘆矣!&rdo;此類惡語,比比皆是,足見光緒帝求愈心情迫切,也說明宮中御醫治療效果不佳時,所受申斥之嚴厲。顯然,宮中對於治病療效特別強調,御醫治療不能敷衍了事。

(二)清代的皇帝大多以知醫自詡,有關的硃批或御旨,在清宮醫案中隨處可見。對處方用藥,動輒指責,太醫縱操神技也只得勉為其難,遵旨施治。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七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御醫張獻等人治療武英殿赫世亨疾病的奏摺上硃批:&ldo;理氣健脾丸藥,有補脾助消化之效,著每日早晨將一錢藥以小米湯同時服下,想必有益。著由御藥房取藥試用。除此之外,禁止服用其他補藥及人參等。&rdo;自然,病後調脾

目錄
我,捉鬼師,千里追妻[重生]修仙架空:山野小子的坎坷人生路你好,198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