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這塊谷地比較狹長,長度有好幾十里,東西走向,兩側都是崇山峻嶺,底部是一片平坦的開闊地,中間還有一條小河蜿蜒流過。
黃龍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在峽谷的兩頭入口處修築好堅固的碉堡,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對整個工業區的安全會得到很好的保障。
為了保密,張雲飛派遣了一千餘名八路軍戰士來到這裡,開始秘密的修築工業基地,按張雲飛的計劃,首先修建的是兵工廠,整個兵工廠準備修建在山腹中,將一側的一座大山掏幾個大的洞穴,上次繳獲的太原兵工廠的裝置就打算安放在那裡。
太原兵工廠的裝置目前已清理好運抵黃龍峽,這批裝置主要包括一套小型火力發電機組、火藥生產線、子彈和炮彈生產線、槍械生產線、小口徑火炮生產線以及一些車床、鑽床、銑床等普通裝置。張雲飛夢滅以求的重炮生產線沒有,可能是被小鬼子已運回東北瀋陽了。
這幾天,張雲飛很忙,感覺比打仗還要累,很多事都要親力親為,719團的上至副團長和政委,下至各連排長,要他們帶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但要他們搞建設,搞管理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好在張雲飛前世大學本科讀得是機械專業,各種工程圖紙基本也會畫,所以這幾天,張雲飛晚上就做工業區的規劃和畫圖,白天就指導戰士們搞工業區的建設。
現在,張雲飛才體會到人才的重要,工業區建設需要專業人才,工業區建設完成後,更加需要人才,以後武器的生產,研發都涉及到專業的東西,不是隨便招幾個泥腿子農民過來就能幹的。
好在,工業區建設之初,張雲飛就將特戰隊派出,到太原去尋找以前太原兵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去了,張雲飛要求特戰隊員們,發現了這些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要想方設法說服他們來新安縣根據地,畢竟為八路軍從事武器的生產也是抗日,也是為抗戰出力。
第十三章 黃龍峽工業區
這幾天,張雲飛將張雨欣和張楚他們幾個抓了壯丁,充當起自己的助手來,畢竟他們6個人裡面有一個是學土木工程的,張楚和另外兩個男的是學機械專業的,而張雨欣則是學電子通訊的。
而張雨欣則被張雲飛當成貼身助手使用,除了晚上睡覺外,其餘時間都帶著張雨欣。現在的張雨欣也是一身八路打扮,看上去英姿颯爽,很有吸引力。
這期間,張雲飛與張雨欣配合也是越來越默契額,有時張雲飛一個眼神,張雨欣就知道該幹什麼了,當然,張雲飛也沒少利用工作之便,揩點油,例如牽牽小手、抱抱小腰,但進一步就不行了,會惹來張雨欣的一陣白眼。
一個月後,特戰隊員開始陸續返回新安縣城,帶回了好幾百的技術工人和專業技術人員,這些人期間,一個年近花甲的老工程師引起了張雲飛的注意。
據特戰隊員講,這近花甲的老工程師是以前太原兵工廠國寶級人物,老工程師叫許開先,清朝末年曾留美學習多年,歸國後被閻錫山高薪挖來太原兵工廠,從事武器的設計開發,在太原兵工廠一干就將近20年,太原會戰,家人被小鬼子的飛機炸死,目前是孤家寡人一個。前不久,在太原被特戰隊員找到,聽說給八路過來做事,馬上答應過來了。
有了這些熟練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加入,本來快接近尾聲的黃龍峽兵工廠的建設不到一週就建設完成了,張雲飛聽從許開先的建議,將工廠分成了幾個大車間,每個大山洞就是一個車間,並成立了武器設計研究所。許老被任命為研究所所長兼兵工廠總工程師。
對於黃龍峽兵工廠的產品,張雲飛已經想好了,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主要生產一下幾種產品。
火炮方面,由於裝置限制,不能生產大口徑的火炮,就決定仿製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