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按說老泰山見小婿,姿態自然是要端一端的,但孫享福的禮物規格太高了,一首足可傳世的詩加首本墨寶,這玩意拿到平民家裡就是擦屁股的紙,但在虞家,那就是傳家寶一般的東西,誰叫虞家父子唯一的愛好就是書法,就這一會,孫享福的佳作都已經被老爺子虞世南霸佔,正在書房臨摹。
孫享福被引進了客廳之中,不一會,就有丫鬟僕役上了美酒和菜餚,孫享福來的也正巧,挑在了飯點。
&ldo;小子本一山野粗鄙之輩,蒙陛下抬愛,幸得為官,前番重陽登高偶得一詞獻與陛下,被虞姑娘唱作絕響,陛下大喜,賜我等鴛鴦白玉佩各一枚,今番突厥扣邊,小子應召出征,薄有微功,陛下便賞了小子一處宅子,和一道賜婚的旨意,小子家中父母雙亡,無有長輩,這婚該怎麼結,還請大人做主。&rdo;
今天吃飯肯定不是主題,李世民都說過了,等孫享福回長安了就給他賜婚,自然是君無戲言的,早間,兩家就都收到了聖旨,天作之合,擇日完婚。
而且,一般被聖旨賜婚的女人都會封個誥命,虞秀兒成婚之後,就是個正六品的誥命身份,一點也不比孫享福的品級低,而且看樣子,以後還會給她升格,明擺著想讓孫享福做妻管嚴。
&ldo;你如果只是有些生發上的才能,或只是些許戰功,又如何當得陛下這番厚愛,別忘了那曲轅犁。&rdo;
虞昶見孫享福態度謙卑,反而覺得親近了些,也不再稱呼孫享福的官職,直接用你道。
虞昶這麼說,孫享福才想起這茬,如今突厥大敗,李世民向全天下證明瞭他的才能,聲望日高,便不需要隱隱藏藏,趁著天冷,百姓工匠無事可幹,便下旨工部也大肆打造麴轅犁,虞昶便是工部員外郎,自然是知道了曲轅犁的出處,以及它將給朝廷,給天下百姓帶來的好處。
唐初百姓的耕種能力是比較低下的,拿之前的幸福村做對比就可以知曉,整個種植體系裡面,耕作為第一環,而且最耗體力的一環,是制約大唐農業發展的第一大因素,在耕上面革了新,倍數的提高了效率,對於完全不缺土地的大唐來說,就等於倍數的增加了農作物產量。
此功之大,足可封爵,但孫享福是李世民家臣,按例這份榮耀就屬於皇家了,再封爵的話,就會讓孫享福變成朝臣,李世民不願意他成為朝臣,不封,別人也不能說什麼,就像大戶人家的家奴一樣,放不放良,別人說了不算,家主不許,就是不許。
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
虞府的後院,虞秀兒反覆的唸叨著孫享福這首新作,心裡甜蜜蜜的,可惜阿爺虞世南霸道,硬是將那篇墨寶搶回了自己的書房,連飯也不吃,便提筆不斷的臨摹,直到孫享福和虞昶一頓飯都吃了一大半了,虞世南才悠悠然的晃著年邁的身軀來到了前廳。
&ldo;父親大人來了。&rdo;
見虞昶稱這位老者父親,孫享福自然知道此人便是當下這個時代書法界的泰斗級人物虞世南了,連忙躬身下拜道,&ldo;小子孫享福,見過虞老大人。&rdo;
&ldo;呵呵,你此時還稱我老大人嗎?&rdo;虞世南有神的目光看了一眼風華正茂,正值少年的孫享福,便笑道。
&ldo;呃,孫婿拜見阿爺。&rdo;
見孫享福改口,虞家父子便同時哈哈大笑起來,片刻,二人服侍虞世南在案幾前坐好,虞世南便再度看向孫享福道,&ldo;我觀你之書法,橫平豎直,點,撇,捺,鉤,構架清晰分明,自成一家,可有師承?&rdo;
&ldo;啟稟阿爺,未有師承,孫婿自幼家貧,乃是先用硬的炭筆在磚石上抄書習字,久而久之,便習慣了這種字型,純屬偶然矣。&rdo;孫享福編了個理由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