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塞維魯雖然使羅馬有了一個短暫的繁榮,但它也為後世埋下了深遠的禍根,一是那些支援專制的歪理邪說,我們上文提到過;另一就是軍人的坐大,不可節制,直接導致從235年到284年的一段時間裡,軍隊擁立過二十四位皇帝,而其中只有一個是因為年老或患病死亡。
紛亂如麻
亞歷山大&iddot;塞維魯死後,羅馬政局陷入長期混亂,統治集團內部紛爭不已,最後由策動士兵譁變的馬克西密努斯(235238年在位)當上皇帝,但馬克西密努斯&iddot;特拉克斯出身低微,遭人鄙視,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只能以殘暴的手段對待院和人民,結果在三年後被院秘密指示近衛軍殺死。
&ldo;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rdo;來形容此時的羅馬是最恰當不過的了,有多少人會上臺,又有多少人匆匆謝幕,你想都想不到。
外國卷 第五編 自己的錯誤比敵人的謀略更可怕(4)
就在同一年,由院推出了四個皇帝,全部被殺。隨後貴族把年僅13歲的戈爾狄亞努斯三世扶上皇位,他不過是近衛軍的一個傀儡而已,又在不久發生的兵變中喪生。244年,近衛軍長官、人菲力浦被士兵擁立為皇帝,他舉辦了羅馬建國一千年的慶祝活動。五年後,他被造反的將領迪西烏斯殺死,並取而代之。而在迪西烏斯時期,帝國北方邊境受到蠻族嚴重威脅,在251年與哥特人的戰爭中,迪西烏斯戰死。接任的是迪西烏斯的副將高盧斯。252年高盧斯與哥特人簽訂了屈辱性和約,暫時保住了邊境。不久,境內又爆發了一場持久的瘟疫,埃米利亞努斯發動叛亂,高盧斯戰敗,但埃米利亞努斯稱帝三個月後又被高盧和日耳曼行省軍隊的統帥瓦勒良擊敗,高盧斯易位給瓦勒良。瓦勒良即位後,任命其子伽裡恩努斯為共治者,他倆不得不率領兩支大軍,一支在東部對付波斯人,另一支在西部對付日耳曼人,以應付帝國東西部邊境的緊張局勢,這隱含了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的徵兆。
259年,萊茵河地區的將領波斯杜穆斯自立為帝,建立高盧帝國,包括高盧、不列顛、西班牙大部。260年瓦勒良在對波斯的戰爭中慘敗,羅馬皇帝第一次被敵人俘虜而成為奴隸。據說,他被迫在波斯國王上馬時俯身屈膝給前者當作腳蹬,後死於異國。267年,東部的巴爾米拉獨立,將部分東方行省分裂出去,一度佔據小亞細亞南部、北部和埃及部分地區,割據了十年之久。此時,內亂外患進一步加劇,中央政權幾乎癱瘓,各行省貴族策動軍隊譁變,不斷擁立新的皇帝,以至於全國各地出現所謂&ldo;三十僭主&rdo;。雖然這些僭位者在不久之後大多遭到失敗,但在一些地區的分裂勢力還是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羅馬帝國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268年,加里恩努斯改革軍事,將軍人全部脫離其他職務,成為職業軍,又新設了一支後備軍,駐紮在米蘭,並以米蘭為帝國的軍事首府。改革後的軍隊其後成功地擊潰了東哥特人的進攻。改革後不久,伽裡恩努斯就在政變中被殺,由騎兵長官克勞狄(268270年)繼承皇位。克勞狄及其三位繼任者奧列良努斯(270275年)、馬爾庫斯&iddot;塔西佗和普洛布斯(276282年),都是伊利裡亞人,崛起於行伍,通常稱為伊利裡亞諸帝。克勞狄先是打敗了阿拉曼尼人,後來又擊敗了一支強大的哥特人軍隊,有&ldo;哥特徵服者&rdo;的稱號。270年,克勞狄死於瘟疫。其後任奧勒良採用以蠻制蠻的辦法,吸收大量蠻族人加入軍隊,把蠻族移民安置於邊境,逐漸制止了蠻族入侵的勢頭。接著又率軍東徵,從巴爾米拉手裡收復了小亞細亞和敘利亞,隨後攻進了巴爾米拉城,俘虜了女王奇諾比亞,將巴爾米拉城夷為平地。同年,奧勒良擊敗了高盧帝國的君主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