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1/3 頁)
三百多條鮮活的生命,在武山戛然而止。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武城山下,懷玉看著那一排排擺在地上的屍體,心情無比沉重,這些人在一天前,還是壯懷激烈,想著戰場殺虜立功建業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為人父,有的為人子,既有府兵子弟,也有隴右豪強子,也有是被臨時徵召來的地方鄉壯,此時卻都無聲的躺在那,生命在此終結,劃上了一個句號。m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魂兮歸去!”
身為醫院營的總管,剛打了場大勝仗的武懷玉,此時卻換上了道袍,手執寶劍,在武城山下搭了個簡易的祭臺。
他為陣亡的唐軍將士舉行超度儀式。
這不是懷玉的主意,而是整個醫院營將士們的請求,戰士結束後,讓和尚、道人做法事超度亡魂,本來也是慣例,如今軍中有個現成的樓觀高人弟子,自然用不著找外人。
大家都相信武懷義親自做法,一定能夠超度這些袍澤們。
儀式這些懷玉倒不陌生,終南山中五年,這些幾乎也都算是學習過。
“魂兮歸去!”
陣亡的醫院營兵、民夫們,都為他們整理了遺容,擦拭乾淨身體,甚至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只有極少數太慘烈模糊的,用馬革包裹著。
還有一些找不著人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有戰友確認他們已戰死,便取他們的戎服一件過來,沒確認已死的,則暫時按失蹤記錄。
魂兮歸去,
魂歸故鄉。
天空捲起烏雲,遮蔽了太陽。
“埋忠骨,葬袍澤!”
懷玉一聲喝令,醫院營士兵將這些犧牲的同袍抬進了已經挖好的坑裡。
戰場條件有限,無法給每個士兵棺材,更無法將他們送回故鄉,尤其眼下還在打仗,天氣又炎熱,屍體無法久存,極易腐敗甚至滋生病毒瘟疫,只能原地處理,要麼火化,要麼土埋。
漢人向來講究入土為安。
火葬需要很多木柴,最後便還是採用了土葬方式。
坑長丈二,寬六尺。
深四尺七。
按關中有些地方傳統習俗,無子三尺九,一子四尺二,多子四尺七,懷玉直接讓給所有戰死者都挖的四尺七,雖然許多都是還沒成親的年輕人。
坑是陣亡者同隊人挖的,埋的時候,也由他們的同隊戰友一起覆土。
沒有棺木,只以戰場剝得的馬皮包裹下葬,埋上土,然後立一塊石片墓碑,上面刻有陣亡士兵名字年齡籍貫等,將來有條件可以將他們屍骨送回他們家鄉,或讓他們家人來收骸骨。
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石片,很粗糙簡陋,上面刻的字也並不是很齊整,由軍中馬周等識字的人書寫,然後士兵們分別拿刀刻記。
昨天一個人,今天一捧土。
馬周還特意做了一篇紀念碑文,把這次武城山戰役經過詳細寫明,他的文章不錯,這場其實僅幾千人的戰鬥,讓他寫的蕩氣迴腸,醫院營將士們勇猛形像描繪的很好。
突厥死者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他們伏屍二十里,本來懷玉讓就地挖個淺坑掩埋就行,免的滋生瘟疫病菌,但許多將士都要求把突厥人屍體封土築京觀,就壘在新興寨醫院營的戰死者袍澤陵園前。
上面到時還要修個塔,把祭醫院營陣亡士兵的紀念碑文放在塔裡,永遠鎮壓著這些突厥狼崽子。
眾人意見一致,強烈要求,懷玉也無法拒絕,最後他們把那些突厥人屍體全都給用車馬拉了過來。
聚集一千多具突厥屍體,封土而成。
武君威他們甚至下令砍下所有突